首页 > 学生 > 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通用7篇)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通用7篇)

   来源:文书咖    阅读: 2.0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 篇1

初识杨绛先生,是第一次为学生们上八年级的一篇课文《老王》,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让我想起的是杨绛先生的真诚、善良与乐观。这次读《我们仨》这本书,是第一次这么深入地走近杨先生、走近她拥有的这个学者家庭,感受他们三口在人生苦难面前相互理解、关爱的亲情,好多时候读着读着就热泪盈眶。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通用7篇)

首先感动于这个家庭的学术氛围。一家三口,三位教授,他们对学术,对学生,对教学共有的那份痴心让我唏嘘不已。早年的知识分子身上的单纯与执着真是可贵。杨绛先生在文中写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仨在家时,各自在自己的书桌前工作,互不相扰,碰到困难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有仨人之间的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这样的文字,我连读几遍,总会为这个家的这份安静、宁和向上的氛围感叹不已,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情怀”,什么是“赤子之心”。

其次感动于这个家庭三人之间的那种心心相牵的温柔。从杨绛先生的一段段描写中,我读到了钱钟书先生疼爱妻女的一个个小细节,如在产院做产妇的日子里,笨拙的鈡书为她做鸡汤,在巴黎出租屋的时候,钱钟书早早起床,将早餐做好放在妻子的床前,那个体贴入微的丈夫如在眼前。以至于合上书的时候,还时不时想起钱钟书为妻子每天清晨做的牛奶红茶,还有她为鈡书做的红烧肉。总能记得她夸赞女儿媛媛“乖,管得住自己,过目不忘”这些特点时的自豪,常能想起他们一家三口读书时媛媛看了开头就伤心痛哭,鈡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杨先生看书则很镇定的样子来。反复回想就能感觉到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生活都是诗。

《我们仨》,杨绛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两位亲人都与她远去,她在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在充满真情的回忆。看似平实的文字里,能感受到她的甜蜜,更能觉察到她思念亲人的苦痛,书中叙写的每一个生活瞬间都是她每天勉励自己珍爱生活的动力。想到这儿,猛然觉得我们当下的生活也变得可贵起来,今日我们经历的很多个细节,未来都会成为美好甜蜜的回忆。想到越是单纯的生活里,越有很多能够品读的滋味,我在勉励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温柔对待这不断流失的岁月呢?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 篇2

很多人了解杨绛,多半源于钱钟书先生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情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结婚;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悔娶她。”

但杨绛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走过战争与动荡,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不争不慌的状态。

亦如她自己所阐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她和钱钟书先生兴趣相投。他们都热爱着自己工作和看书,都喜欢在闲暇时出去"探险"。他们都会"偷空看书","以勤补拙"。他们是彼此的伴侣,又是工作上的同事。杨绛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贤内助",是他最贤的妻,也是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曾说钱钟书先生有“痴气”,称他为“呆大”。也就是说,钱钟书先生有时候像个呆子似的,不谙事理,家务活也不会做。同时,这也意味着,杨绛先生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的琐事,常对钱钟书先生说,"不要紧,我会...."。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与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时,杨先生很温和,善于应对各种场合,各种情况。

他们彼此理解,彼此扶持,彼此欣赏认可,彼此相爱着…

“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钱钟书先生谆谆嘱托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觉得阿圆很多方面都很像钱钟书先生,比如,看书翻页翻得很快、"过目不忘"、"格物致知"等等。

他们仨就像好朋友又像好同事一样,彼此独立工作,一家子都渗透着文化气息,都有书生气质。即使各自的年龄都大了,生活依旧充满着乐趣。正是他们相似的性格,对生活的态度、追求一致,家才会有其乐融融的氛围、才会有羡煞旁人的深厚的感情吧…

于平凡之处蕴含温情,不移,不易,不离,不弃…

但是,正如杨绛先生在后文所说的,"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她将灵魂深处失去挚爱的悲恸,化为绵长深情的文字。

杨绛先生身上无疑体现着中国女性最高的处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风暴,也能平稳度过,内心依旧安然。"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真的令人佩服感慨不已!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 篇3

文章以一个梦开头,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侣。梦中的紧张和苏醒后的“埋怨”,让我为这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动容。

其后,便是一个长长的亦真亦幻的梦的故事。钱老生病了,圆圆生病了,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季节;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爱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无望的边缘;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

第三部,用完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杨绛和钱锺书结婚后到英国留学、爱女出生、回国工作直到钱锺书和钱瑗相继去世的一系列人生历程。平凡朴实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记得最深的是他们的“探险”。这是一个多么适合夫妻的“节目”啊。在“探险”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可以谈工作,谈家事,谈路上的景致和行人,可以看到什么聊什么,没有主题,但在这随意的聊天中,夫妻双方交换了意见,厘清了思路,增进了了解。生活在继续,沟通没有断,感情不断加深。

圆圆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许多快乐。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画,我仿佛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互相打闹玩笑,一起“对付”妈妈;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真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重病期间,还不忘叮嘱妈妈要注意身体和饮食,也不忘给爸爸寄贺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横生的信件,看着那些亲昵的称呼,真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

书中还有个细节,很是触动了我。他们仨,出差了,喜欢记录所见所闻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会记下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他们称之为“石子”,有空会经常在一起“把玩欣赏”。书后也附了不少“石子”,“我们仨”的相亲相爱都在“石子”里有着真真实实的反映。我想,爱是需要表达的。这些“石子”,其实就是一份份爱的表达--炽热也好,琐碎也罢--总之,相互的爱恋和关怀,都让这些“石子”说尽了。诚然,感情真挚与否,重行甚于言,但是,爱,如果做了,又表达了,不是更让家人了解和明白了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欢乐,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随风远去。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 篇4

杨绛先生是钱钟书的妻子。钱钟书曾给她一个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作者杨绛先生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我们仨》第一部分为杨绛先生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杨绛先生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去的过程。第三部分杨绛先生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

书中,杨绛先生曾提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帮助下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女士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钱瑗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钟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反复看过很多次《我们仨》,其中有一次是照着朋友的提示,倒着读。先读第三部分,再看一二部分,看起来省了很多精力。但是却少了一些跌宕起伏的情感。杨绛先生痛失爱女和伴侣,她把那些撕心裂肺的岁月写成梦境,朴素地讲述着内心的伤痛。就像一位坐在我身边的老者,讲述着曾经的故事,让人十分动容感慨。

人民网曾经评论,读过《我们仨》的人,当忘不了里面漫长得揪心的梦,“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内心绽出的血泡像一只又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 篇5

注意到杨绛先生是从微博上流传甚广的那篇《一百岁感言》开始的,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要称呼一位女子为先生,细细探究之后才知是先生是一种尊称,我想就应跟我们此刻叫的老师是一个意思吧。

在买这本《我们仨》之前还买了一本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本书前半部分有写一些关于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觉得太渗人便跳着看了下去。《走到》对我来说比较沉重,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才会去翻看,我看书总是期望能从其中获得能量,没用的书我是不看的。

这几日清闲得要命,遂在网上翻到这本书《我们仨》,之前也看到这本书,但是没买,可想而知我是个多么受情绪影响的人。

《我们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叫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叫我们仨失散了。第一部跟第二部讲的是亦真亦假的梦,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锺书船上陪伴他,太阳落到船头便要起身回客栈。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最后在两年之后做完了。第三部分叫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部分详细记述了杨绛先生同锺书从结婚到阿瑗(女儿)、锺书相继去世的漫漫长路。

我想大家都熟知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原先这些在我们看来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有也着坎坷的一生。但是我觉得这一家虽然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但是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一家人。他们都喜欢读书,都热爱工作,都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他们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实实,我不曾感到他们觉得自我不幸。我很羡慕这样的家庭相处方式。

杨降先生多次在书中说锺书是一个不愿与人争辩、能忍耐的人,书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静的语气述说了锺书以前受到的不公与委屈。这些都是杨绛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护卫她的爱人。提及往日的委屈与不公,杨绛先生并未有半字恶语或辩解,她只是细细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并未加任何解释,我想也许她是觉得公道自在人心吧。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人还是人。

人生在世就得这样活着,实现自我价值,拥有温暖和谐的家庭,不与世争,平淡一生。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 篇6

终于把《我们仨》读完了,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之前早就闻过其大名了,其实读完这本书也没花多少时间。在我的记忆中,钱钟书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用今天的话说是“天才”,比如读书过目不忘、精通外语等。以前读书的时候学写议论文,老师要求摘抄收集很多论据。其中摘抄过的有一条就是关于钱钟书“勤奋”的,杨绛整理了钱钟书的读书笔记,结果竟有好几麻袋之多。当时也没怎么在意,毕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

“锺书在巴黎的这一年,自己下功夫扎扎实实地读书。法文自十五世纪的诗人维容读起,到十八、十九世纪,一家家读将来。德文也如此。他每日读中文、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又加上意大利文。这是爱书如命的锺书恣意读书的一年。”

在读到这段之后,我便想起来了这些。可见,天才不是天生的。

后来,在《我们仨》中读到了这一段:

“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也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后来国内买不到印度“立普登”(Lipton)茶叶了,我们用三种上好的红茶掺合在一起作替代。”

所谓的“立普登”,也就是今天的“立顿”。在超市随处可见,只不过如今有点“贱卖”的味道了。

随便说一下,精装版的《我们仨》不论是纸张还是装帧都很不错。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范文 篇7

一家皆才子,杨绛与钱钟书是清华学子,在校园一见钟情,满腹诗书的杨绛甘为钱先生的灶下婢,看他赋书写诗,为他添衣问暖,爱他一致如初,这就是才子佳人的爱情,和普通人的一样,相濡以沐。

和想象地不太一样,我原本以为书香家族都是纪律严明,人人板着一张扑克脸,说话吐字都要斟酌三分。

后来,我看了杨绛写的《我们仨》,书里详细记录了钱先生一家三口日常生活,看的过程中我时常痴痴发笑,原来文人也如此有趣,我甚至会羡慕他们都这种相处方法,他们的孩子是不是没有叛逆期,他们自己也是知事达理的父母,看完之后,余韵犹存。

书的开头就有一封杨绛写的信,是用毛笔写的,下笔有神,落笔欢快,虽不似大书法家的墨宝,却也舒畅自然。书的第一部标题是“我们俩老了”,这一章只有短短几百字,主要是讲晚年的老先生们经常多愁善感,夜晚总是会做梦,梦见相弃而去,醒来之后,又相拥而眠,太害怕失去才会做这些梦吧,可想而知,他们俩爱之深沉。

书的第二章是“我们仨失散了”。开头便是父女两人在打闹,调皮的不是钱媛,而是已逾古稀的钱钟书,他们仨人打着闹着,好像已经不知外面是何春秋。

后来,组织上通知钱钟书去开会,一辆来路不明的汽车,开往不知道哪里去,这是杨先生的担心,来自妻子的关心,钱媛是个大学教授,刚一下班回到家便忙着和母亲一起去找父亲,她们一起到了客栈,一起到了古驿道,在船上相聚,虽只分别几日,却还是思念地紧,杨绛说如果没有钱媛,她一个人绝对不可能找到这里。后来,钱媛走了,杨绛还是会做梦,梦见圆圆生病住院,十分严重,我不知道这是梦还是真实发生的事,只是觉得这还像并不虚假,阿圆病了,即使病了还时刻思念这父母。章节的最后,杨绛说,家已经不在是家,而是她的客栈了。

第三章讲的是钱杨二位先生相识到结婚到牛津求学的故事,出国在外,二人不免战战兢兢,但有两人做伴,也可相依为命。白天上课,参加各种有趣的社团活动,夜晚散步,生活平淡有味。一九三六年,二人随着共产党参加行动,后来又到巴黎求学,这一年,他们有了孩子,大夫问钱钟书要男孩女孩,钱先生说,要最好的。女儿出生之后,他们便不再是两个人,而是“我们仨”了,杨绛说,圆圆特别像爸爸,听话懂事,钱钟书也说此生有此女足矣,若是再生一个孩子,就会把对圆圆的爱分给另一个孩子,那样对圆圆不公平。后来,钱钟书到上海,三人第一次分离,钱钟书一路上对女儿思念不已,而那是的钱媛似乎还不知道思念为何物。圆圆自小聪明伶俐,八岁就过目不忘,识得到子让大人们惊讶,后来回国,分别已久的父女俩相见,也是乐趣连连,就连自家爷爷都说圆圆是家里唯一点读书种子。

时间渐渐流逝,三人渐渐老去,最先走的是钱钟书,其次是钱媛,就像杨绛说的那样“自此,三人没有生离,唯有死别”。

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英文读后感
读后感写作指导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生读后感
高中生读后感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