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工作报告 > 申报材料 > 课题申报材料4篇

课题申报材料4篇

   来源:文书咖    阅读: 3.6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目录课题申报材料德育先进单位申报材料:德育因校本而扎根  育人因课题而生辉乡镇中心小学课题申报材料中小学课题研究申报材料

一、问题的提出

课题申报材料4篇

(一)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体验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各学科课程标准向

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求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要学生具备有积极的心态,有强大的内在动力,他们就能自己掌握自己学习的轨迹,去主动地探究、求知。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他们心中的巨人就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从本校实际情况看,我校在培养学生质疑问题方面的研究基础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校曾经引进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也尝试过“导学案”的学习方式,研究成果丰富,成效显著,全校师生共同研究的热情高涨,科研意识强,教学设备充足。这一切表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因此,我校在选择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时,把如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问题放在首位,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确定“激发内在动力,唤醒心中巨人”为研究课题,科研促教,把我校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要求的现代化学校。

(二)成因分析

自从我校开展以“轻负高质”为目标的高效课堂改革以来,许多老师在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成绩方面多方设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依然有一些根本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致使教学改革处于徘徊状态,难以从深度和广度上持续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教师的思维仍局限于学业成绩提高这个表象,没有意识到学生素质能力提高这个根本,没有在如何调动学生内驱力方面下功夫,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强大,被动学习现象仍比较普遍。简言之,就是重教学,轻育人;

二是教育教学方法不够丰富灵活,教师主导过多,学生自学自导过少,不敢放手发动学生,不够相信学生,以一己之力调控整个课堂,长此以往,学生主体地位下降,致使教法学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衰减,又回到课堂低效的怪圈。重导教,轻导学。

三是对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重视不够,教学中“一刀切“现象经常发生,忽视学生个体基础、能力、学识的差异也使得教学效率下降,重优轻差或重差略优情形交叉存在。教师尚无办法实施一体化教学,更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个性差异的教育”,只能是重感觉,轻实际。

(三)概念界定

唤醒教育,依据“激发内心动力,唤醒心中巨人”这一原则,着重在持续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热情,成长的激情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持续发酵,因为他们内心有强大的动力,有一个苏醒的巨人。教育的核心不是灌输而是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的学习动机,使其渴望学习、热爱学习,明白为什么学习和为谁学习。要让教师、家长和学生真正转变观念,以“终身发展”为本,唤醒每一个学生与生具有的潜在能力和素质,让社会、学习和家庭同步同向。根据心理学研究,每一个人的外在能力不过是他的冰山一角,巨大的潜力隐藏在他的内心,只要把它们发掘出来,人生的成功指日可待。这个原理对学生也一样。要想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首先要唤醒教师心中的巨人,让他们迸发出更大的热情,发挥更大的能量。因此,唤醒教育虽然面对学生,但对教师的再一次成长也是一次唤醒,师生都将在这次教育中获得新的力量,共同自主、和谐和健康的成长。我们界定的四大关键词是:学习欲望、课堂效率、教育变革、努力唤醒。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会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意识促使人们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有强烈

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是天生的学

习者,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要求,有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基础。而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归根结底也

就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少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反正无不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而问题又来源于学生内心强大的求知、探究欲望。本课题借鉴中外关于激发学习动力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从实际出发,依照教育规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我们借鉴以下理论:

1、 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理论。通过“故事叙说”、“由薄到厚”、“问题分离”等技术帮助学生认

清自我,发展自我无限的潜力

2、根据认知迁移理论。内在动力的培养将会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正迁移。

3、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各科目教学作为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问题意识的发展,会促进学生认识和心理品质的发展,容易从内心激发学生求学的动力。从而使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nlp教练技术理论。从教师到“教练”角色的转变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大冲击,教师要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助人自助”这一原则也可引入到教学中来。这正符合我们“唤醒教育”的理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的“三三六”课堂模式、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等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都取得了成功。这些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将学生主体作为核心,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新的演绎,在“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的引领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内在快乐,最终达到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目标。

我们提出的“唤醒教育”就是直指学生内心,让他们的心灵充满强大的能量,自己把握自己的学习轨道、人生轨迹,所不同的是我们的思路更开阔、方法更多样,将育人放在首位,把学业情况看作是人生某阶段的一种体现。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体系

(一)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目标主要为学生目标层次。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对内在动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具体分解为:

(1)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潜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使学生树立对自身的强大自信,清晰地认识自己,树立目标并持续努力;

(3)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学习、生活处事的方法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能力与品质。

(二)研究内容。确立好领导十大标准(重新定位干群关系);确立好职工十大标准;确立好教师十大标准(重构师生关系);确立好学生十大标准;确立好孩子十大标准;确立好家长十大标准(重构亲子关系);确立好同学十大标准(重构生生关系)。

本课题将把心理咨询学中的叙事疗法理论和nlp教练技术理论适当引入,如何在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中合理渗透这些先进的技术方法是本次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让这些理论丰富我们的教育教学技巧方法是我们的拟创新点。

五、课题实施的方法原则

(一 )实施原则

1、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是无可争议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2、文献研究的原则。搜集有关方面的书籍、论文及网络资料,通过分析整理比较,对课题理念、模式、资源开发等做一个全面的界定,为本课题研究建构理论基础。

—3—

3、微格研究的原则,对部分实践教师、班级进行跟踪观课议课,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微格研究,再将其合理部分逐步推广。

4、实践性原则。课题组成员与参与实践的教师合作交流,开展“问题会诊”,在实践中增强认识,不断完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实施途径

1、感恩教育—-解决“我为谁的快乐而学习?”

2、爱国教育—-解决“我为祖国民族崛起而学习!”

3、苦难教育—-解决“没有知识就没有一切”

4、尊师教育—-解决“如何尊师重道”

5、合作教育—-解决“我如何为班级争光”

6、尊严教育—-解决“我如何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

7、创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标准;

8、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

9、改革课外实践活动;

10、改善家庭教育。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激发内在动力,唤醒心中巨人”研究课题由由校长专门负责,由本校学科带头人组成研究小组,分层管理,分工合作,条块分明,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实施研究。

2、创新教研形式,以行促研,并搭建信息交流、发布平台,互动探讨,带动全局。

3、师资培训。坚持“边学习、边研究、边培训、边实践”的原则,采取教师个人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个人反思与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相结合等方式,确保实践教师、学校管理者全部参与。师资素质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除本校培训外,我们还请市富有经验的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到校培训。

4、以评促改,建立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核心内容的质量考核办法。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学校将采取“集体观摩”、“推门听课”、“互动评课”、“座谈研课”等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评估及监测评价,

3、家长工作。家长的支持十分重要。我们重点是求得家长,尤其是家长学校的骨干委员、各

年级家长代表的理解和支持。我们通过家长学校的讲座、座谈会、家访等方式引导他们,使他们支持学校的工作。

七、课题研究步骤

学习与设计方案阶段:xx年8月至xx年10月

教师培训阶段:xx年11月至xx年12月

方案实施阶段:XX年2月至XX年11月

德育先进单位申报材料:德育因校本而扎根  育人因课题而生辉课题申报材料(2) | 返回目录

德育先进单位申报材料:德育因校本而扎根 育人因课题而生辉

坐落于泰山脚下的泰安xx学校是泰山区区直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中小学教学班31个,在校生1620人,在职教职工113人。近年来,学校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成人成才,本着“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育人目标,突出“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要求,探索实施以“四学会”为主题的校本化、课题化德育工程,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创新突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坚持把校本实际作为“四学会”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努力将“国家意志”转化为“校本行动”

中央8号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XX年前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地处泰城城区边缘的xx学校,一个班级里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习有障碍、习惯不良的学生占到了1/3以上。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缺乏,行为习惯较差,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较低,这一度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德育工作,切实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学校努力践行“回归人本、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的理念,找准德育工作的“点”(结合点)和“本”(校本化),创新工作思路,将上级德育意见、中小学德育纲要目标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实施德育工作校本化、课题化策略,将德育目标任务通过学校“四学会”育人目标教育这一载体予以落实,重点探索构建了以“四学会”育人目标为主题的校本化德育工作体系。

二、坚持把健全体系作为“四学会”教育的关键突破点,努力将“德育问题”转化为“德育课题”

学校对“四学会”课题边研究边实施,探寻了一条可行的课题研究之路,构建了完整的课题实施体系。

1、明确课题的核心理念和具体表现

学校明确提出“以品行为魂,以能力为本,以创新为先,以勤奋为径”的校本育人理念,突出“习惯、守规、诚信、感恩、爱心、责任、自信、乐学”等核心主题。“学会做人”的核心理念是爱心与责任,在人格修养方面突出讲文明、重诚信、懂感恩、负责任;“学会学习”的核心理念是求知与创新,在终身学习方面做到有信念、好习惯、善学习、勤实践;“学会做事”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与身体力行,在处事交往方面把握有计划、守规则、能合作、善沟通;“学会生存”的核心理念是自理能力与自我发展,在生存生活方面能够爱生活、能自理、会健体、保安全。“四学会”内涵和外延的明确,为做人、做事、学习和生存等一系列习惯培养提供了依据。

2、完善具有层次性的育人目标内容

针对学生在年级层次性和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学校探索形成了具有层次化和序列化、符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特点的《xx学校“四学会”育人目标操作评价方案》,明确了“四学会”培养基础目标在各年级段分解实施的子目标和具体操作要求及活动内容系列,将各年级的每项“四学会”基础目标分两个学期来设立子目标,一学年达成八项目标,学期之间有层次,年级之间有序列,九个年级滚动式训练、螺旋式推进,至小学段和初中段结束,分别总计达成40个和32个子目标,通过人人参与各个子目标的感受、体验、感悟,从而使每名学生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逐步达到总体目标要求,有力地提高了实施培养目标的实效性。

3、构建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

围绕提高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参与课题开发的积极性,学校着力构建了课题小组、班主任、学生三级管理评价体系,明确班主任参与课题开发的工作量分数。在学校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逐年提高班主任津贴待遇,以精神激励和待遇落实让班主任感受到工作的光荣和责任,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学生是“四学会”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为了达成育人目标,学校积极进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在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袋的基础上,把落实“四学会”育人目标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相结合,评选命名xx学校“四学会”明星,成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益补充,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三、坚持把课程实施作为“四学会”教育的有力增长点,努力将“课题研究”转变为“课程开发”

学校将德育工作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来确保教育过程的科学、系统和教育效果的实效。学校依据“四学会”子目标,认真研究开发“四学会”主题教育校本课程,编印《“四学会”校本课程教材》、《学生“四学会”教育手册》等材料,探索实施“教育引导——活动体验——反思自省——评价总结”四步骤操作运行模式,拓展完善基础性和拓展性课程,通过学科教学、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等途径,全方位落实“四学会”育人目标。

1、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打造无缝隙的道德认知教育

学校牢牢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积极打造无缝隙的道德认知教育。学校在每学期都要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套餐活动和展示活动,每周的升旗仪式都要举行学生宣誓活动和以“四学会”为内容的主题讲话。这些活动使积极的思想占据了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树立了积极进取的信念!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提高班会课的整体水平,学校把每周的班会上课、备课情况纳入班主任常规工作评价,连续6年组织班会观摩课活动,全体班主任共同学习,分享成功班会的经验。为增强班会课的实效,学校创新班会课形式,先后开展了班主任“体验式”和“案例式” 主题班会课达标活动,提高了班会课的教育效果。

学校创新开展“天天讲故事”活动,将周三、周四的中午确定为班级讲故事时间,青少年励志读本《哈佛男(女)孩成长箴言》里的精选故事成了学生们的首选。通过这一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2、拓宽途径,完善载体,让体验教育绽放光彩

“体验教育”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的过程。学校将“四学会”培养目标的子目标渗透于学习、活动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参与实践“四学会”培养目标的全过程,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逐步符合目标要求,夯实做人成才的基础。

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孝敬日”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每位学生人手一册孝心日记,用来记录学生在重要节日所进行的感恩体验。每年12月份,学校分别进行班级和学校的“十佳孝星标兵”评选活动,在孝星标兵表彰会上,当受表彰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佩戴着红花站在领奖台上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把体验教育训练延伸到家庭,在每年11月份举行生存教育生活技能展示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小学生练习整理书包、自己系鞋带穿衣服等,中学生练习切土豆丝、和面压面皮等。比赛当天,学生们身系围裙,有模有样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艺,在参与中掌握了一种生活技能,找到了只有自己才能享有的自信。

在德育工作中,空洞的强制性说教,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为了检验德育课程实施几年来的效果,学校每年都要举办 “四学会”校园情景剧大赛活动,学生们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编成剧本,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诠释自己对“四学会”内涵的理解。

凭着学生良好的品行风貌、严谨规范的校风和稳步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xx学校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扬,逐步打响了“办学规范,育人扎实,个性鲜明,校风正、学风优、质量好”的xx教育品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学校德育创新先进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泰安市级规范化学校”、“泰安市文明单位”、“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泰安市十佳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泰安市教学示范校”、“泰安市创新学校”、“泰安市学生喜欢的学校”、“泰安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学校”等20余项荣誉称号。

乡镇中心小学课题申报材料课题申报材料(3) | 返回目录

乡镇中心小学课题申报材料

课题名称:关于小学生课外实践性作业的研究

一、选题意义: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指导小学生大量进行课外实践,布置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课外实践作业是我们小学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

二、此项课题的研究内容:

1、怎样将课外实践与课堂相结合。课外作准备,课内得实惠;课内打基础发,课外求发展。

2、随季节、时事的变化,怎样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3、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如何落实课外实践。

4、大型假期,怎样安排综合性课外实践作业。

5、怎样形成小学阶段分年级甚至整个阶段的课外实践体系。

6、对学生的课外实践作业如何指导、督促、评价,对教师的此项工作如何评价。

7、课外实践的内容及组织形式的探讨。

8、实践作业与书面作业的关系。

三、创新及价值:关于学生课外实践作业的研究,以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具体的实践材料,如何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课外实践的指导,比较有现实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必定能涌现一批教研骨干,推动学校校本研究。其间获得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形成的经验理论对本校今后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如果能得以推广,将更具有理论价值。

四、研究基础:在此之前,全校师生在此方面已做大量的工作,只是没有专项研究。立项之后,将极大地调动师生实践的积极性。

五、完成的条件及保证:

课题负责人曹后生同志曾完成了《防止教学模式僵化的措施及方法的研究》、《“自读——自悟——自创”的阅读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其他成员也参与完成的《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全体成员都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此项课题研究渗透到日常教学管理之中,贵在坚持,贵在积累,贵在用心,贵在总结,作为教师,完全有时间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师生日常教学活动,学生课外活动的大量积累,将成为有力、有利的研究资源,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通过上网查询,可借鉴到先进的实践与理论材料。

通过收集、整理材料,纵向、横向对比,抽样调查,个案分析,必然能得到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论文和积极的教研成果。

学校将在财力上给予保证,工作上给予方便。

**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

**

中小学课题研究申报材料课题申报材料(4) | 返回目录

课题名称 如何培养学生展示汇报的能力

课题组成员 王xx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目标:

1.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展示汇报的能力;

2.通过培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展示汇报的能力。

主要内容:

1.各班教师积极分好学习小组,努力培训小组长的组织汇报能力。

2.加强培养学习小组内的相互学习、互相交流的习惯。

3.各班每月评比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4.组内教师开展相互观摩课堂教学的活动,互相学习,以提高自身实践的能力。

二、本课题研究的计划(时段安排、方法手段、成果类型、经费投入等)

1、本课题研究的时段安排

本课题研究预期一年时间完成,共分四个阶段。

(1)筹备阶段(XX.2)

a.广泛收集意见,确定主题;

b.申报课题,写申请表。

(2)前期阶段(XX.3——XX.4)

a. 3月份:各班调查存在问题,对各班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b. 3月份:搜集资料,购买相关书籍;

c. 4月份:学习资料。

(3)中期阶段(XX.5—XX.11)

a.以各班为单位组织进行培训;

b.各教师在语文教研时间适时进行经验交流;

c.在各班开展评选“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的活动;

d.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践研究;

e.撰写阶段性报告。

(4)后期阶段(XX.12)

1.物化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

2.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

(1)调查法:根据申报主题的内容,设计各种调查表,通过召开动员会、找学生个别谈话等方法,了解“培训学生展示汇报能力”的意义,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进行教育,同时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为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进行此项活动提供相关依据,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行为训练法: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调动孩子积极汇报、积极展示欲望,并养成敢于乐于表现的习惯。

(3)文献研究法:通过解读专家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的学术论文、观看骨干教师优秀课例及其他有代表性的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4)经验总结法: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途径和方法。

3.本课题研究的成果类型

(1)课例或论文集:收集老师撰写的有关参与式教学方面的论文,汇集成册。并鼓励教师论文参赛、发表。

(2)进行阶段性的成果汇报。

(3)结题报告:实验教师根据各自的研究写出书面总结,进行交流,集体补充修改,经过反复推敲,形成材料。课题组在充分掌握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后,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4.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

(1)高度重视,机构落实,确定研究人员。各组员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实施,及时总结,确保此次主题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2)经费落实。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持也是保证课题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申请学校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经费,如购买参考资料、理论书籍,支持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及学习交流活动所需费用等,努力创设有利于课题顺利实施的环境。

预期研究成果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

1.筹备阶段(XX.2)确立研究内容,申报课题 。

2.前期阶段(XX.3——XX.4)收集相关资料、购买相关书籍。资料汇编 调查研究,调查表及调查分析。

3.中期阶段(XX.5—XX.11)开展各种活动,评选优秀学习小组、优秀汇报员,撰写阶段性报告,阶段性报告。

4.后期阶段(XX.12)论文汇编,做论文集。

5.撰写结题报告 。

自查报告
情况报告
事迹材料
申报材料
社会实践报告
述职报告
述廉报告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