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党员事迹材料4篇

党员事迹材料4篇

   来源:文书咖    阅读: 1.1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目录2019党员事迹材料医院优秀党员事迹材料最美共产党员事迹材料共产党员的职责事迹材料

从1996年毕业以来,我一直在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这期间,我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由其是XX年入党后在做班主任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利用班会、座谈会、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和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追求内在美、真善美的愿望。同时大力鼓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及锻炼。

党员事迹材料4篇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能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写出心得体会。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势,能主动学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以及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能主动进行业务学习,接收别人的好的做法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尝试,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

班主任工作是繁重且琐碎的,而自己却深深投入其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自己知道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也知道肩上所担负的责任。从工作以来,我每天按时上班,从不迟到和早退,也从未请过病、事假。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知言传身教的作用,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就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按时上课,我就自己每天去课堂听课;在开会时,要求不能迟到,我就每次按时到会;要求同学参加公益劳动,我就会和大家一起劳动。在工作中我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面对每一位同学,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份情感。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对话,参加他们的活动,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建立起了一种平等的、朋友间的师生关系。农村孩子住校后我利用空余时间去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和心理动态,和同学们谈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好潜能生的思想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争取进步。我班的一位学生孙凯,因父母感情不和了,母亲一气之下,出走几年,杳无音信,他跟父亲生活,而其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关心儿子的思想学习生活,正是这种缺少关怀的家庭,又加上对母亲思念,使他情绪低落,整天闷闷不乐。此时,我深知他特别需要关心,主动写一封信给他,鼓励坚强,希望他专心学习。在课余时间经常与他谈心,不断鼓励他,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给他无微不止的关爱,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成为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还主动跟老师谈许多从来没说出口的心事,随着思想的开放,成绩也慢慢赶了上来。对“留守学生”的家长,我也经常与他们通电话,向他们汇报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

通过不断努力,我所带班级的班风、学风日渐浓厚,学生的学习态度越加端正,学习目的越加明确,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在XX年中考中我班有44名考生其中有22名同学考入重点高中。另外在学习同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让同学们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从而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积极召开主题班会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感恩社会、感恩父母、尊重学生个性的存在,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大力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鼓励学生们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我所带班级的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并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本班学生王迪同学荣获“县演讲大赛”比赛第三名,张东宇在县里举行的“安全法制竞赛”第一名,在去年的“希望林杯”中小学生书法、绘画比赛中本班荣获全校第一名,并代表学校参加县里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获一等奖。同时在各次考试中,不仅各科考试成绩都能获得较好的名次,而且班级的总评也能名列前茅,获得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在这些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要说工作以来获得的收获实在太多了,同时我也发现了我工作中的不足,那就是做事情不够果断,没有魄力。在今后我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为以后的工作做好理论上的准备。还要虚心向身边的各位同事学习经验,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独立办事能力。我希望通过不断锻炼、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把工作做的更好。

医院优秀党员事迹材料2019党员事迹材料(2) | 返回目录

xxx同志平时能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坚决贯彻和执行党的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尊敬领导,团结同志,顾全大局。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努力学习,读书笔记一万余,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带头查摆问题,不论与同事还是患者在一起,他总是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人,例如:多次为我院职工解决工作和家庭上的实际问题,为了工作,舍小家,顾大家,在群众和患者中享有较高威信。

工作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从医十五年,他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他总是带着亲情看病人,想着病人去开单,根据病人病情合理开药,合理检查,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病人划价后钱不够他就主动垫上,零钱找不开时他也主动替病人交,为此他身上经常都备有零钱。还有的时候病人多时,都想先看,他就做工作,先看危重病人。

为了工作,舍小家,顾大家

病人的事情是大事,自己家的事情是小事,不管是周六周日,还是国家的节庆日,从医十五年来,他从未过过,父母生日都是来县城过,很少回乡下老家,他偶尔回老家总是下班后包车随即又回来。真对病人多,他总是看不完不下班,有时中午吃饭的时间没有了,他都晚上下班一块吃。他爱人对我说医院是家,对病人比对她亲,有一次一个八十岁的老大爷几天都没解大便,灌肠也不行,他就找来一双医用手套给病人掏大便,最后老大爷终于好了,病人家属眼泪都流出来了。

去年暑假他儿子的通知书上写着对外面的知识太缺乏,父母应带儿子外出游玩,他放不开工作及约好的病人,让他爱人带着两个儿子最小的才五岁去了北京,他北京一次也没去过。游玩结束回来到太康零时3点,天下着小雨,刮着风,他爱人事先约好让他去接。可他正准备去时,毛庄乡长张中玉医生打他手机说张老师我这有一个喝药的病人我开车现在送去您院,你可以去医院等我吗?他毫不犹豫的说:好的立即去,病人得救了,他却没有去接她们。他早上7点到家打开房门。儿子委屈的说:爸爸我淋感冒了,发烧、头疼。”

他的手机十多年来从没有关过机,换过号。欠过费,用最好的手机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盲区,凡是他看过的病人都有他的名片及手机号随时都可以联系到他。

记得有一天夜晚,天下大雨,杨庙乡凌果亮医生打他手机说:有一名八十岁老太太患肺心病,心衰。生命垂危,点名要他随车出诊。当时他患病发高烧41℃刚服过药,家人都劝他不要去,待病人接过来,你到医院看不行吗?他当时说既然打我手机点名要我去的我一定去,我及时随车出诊,接到病人及时抢救,入院待病人转危为安时已是零时4点了,天还在下雨,他又步行到了家,早上七点他又提前上班再次查看病人,

为了避免部分病人对烟雾过敏他从不吸烟,不饮酒,因为随时有病人手机联系。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相关人员会诊的他一秒都不耽误,宁可饭不吃,觉不睡,也要先满足病人,先为病人解决疾苦,他从不跨范围执业,有点名找他的患者,他依据病情及医院每个医生的特长分诊。

他每天在从事上班繁忙工作外,都要抽至少4个小时学习钻研医学电脑课件、光盘、医学权威最新书本,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使自己不断掌握新知识、新疗法、新的诊断思路因为他深知“医为人之司命,不精则杀人。“医学虽不是品德,但医家的医术,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安危。医术精良是实现仁爱救人的保证。医者孜孜以求,勤于学习。若不精勤治学,善于创造,敢于创新,绝无拓展提升的空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岗位创新能力的超前,无疑会成为知识经济价值的直接体现。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不但要医疗技术过硬,而且在行医过程中还要注重非医疗技能的运用,不该只用简单的医患交流方式来处理整个诊治过程。医生医术水平的体现,是建立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的。只有患者信任,接受“行医术”能被实际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要注重“行医术”,“行医术”其实就是医患良好沟通的直接体现。事实证明,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德与医术是紧密相连的。立志有为者,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术,缺一不可,德要依靠才来发挥,才要依靠德来统帅。在现今经济浪潮冲击下的医务工作者尤宜,精心体会,我们在努力钻研医术的同时,更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医疗道德修养,为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从医十五年来从未有患者对他产生不满。因为他深知患者在就医时产生不满不外几个原因:一是治疗效果不如意;二是花费过高;三是服务不到位,他始终做到优质的技术服务、优质的治疗服务、优质的态度服务、优质的心理服务。“一切为病人着想,想病人所未想,以病人的要求为已任,以病人的评价为标准,“病人利益第一,病人永远是对的”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永远做病人的朋友,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对所有患者做到诊断明确,检查仔细,治疗有效,出院满意。用最好的疗效,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费用为病人治好病,用自己优质的服务感动病人,用亲情的话语行动温暖病人,定期随访病人,随时解决病人的疾苦。

为了患者,他每天都是早来晚归,加班加点,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为医院的发展默默无闻、不辞辛苦、无怨无悔,因为我清楚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院领导,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要当好一名公仆。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今后我要发扬成绩,改正不足,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争创一流,当一个让领导放心,让患者满意的医务工作者。

最美共产党员事迹材料2019党员事迹材料(3) | 返回目录

一、基本情况

唐道宽,男,汉族,生于1974年12月,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98年8月参加工作,现系蓬溪县回水乡小学校元坝子村小(樱川小学)负责人,至今已在该校连续辛勤工作XX年。

二、先进事迹

(一)师德高尚,爱岗敬业

唐道宽同志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得到了同事及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

(二)公而忘私,艰苦创业

唐道宽同志的父亲唐其书在常乐镇的庭英小学教书,母亲龙芳会在家务农。该同志参加工作两年之后,1999年11月,59岁的母亲被确诊为胃癌,父亲一边教书一边忙着农活,还要尽可能抽出时间照顾母亲,新婚不久的妻子付小琼已有身孕,她体贴丈夫和家人的不易,只好在家尽心地侍奉婆婆,生活的窘境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身为儿子和丈夫的唐道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只有在放假时才能照顾生病的母亲,尽量帮助家里多干些农活,来分担父亲的焦虑减少父亲的劳累。面对病中痛苦的母亲,屋里屋外忙碌的父亲,还有有孕在身却只有在家孝敬公婆的妻子,唐道宽的心里满是心酸、无奈与内疚。第二年的8月,儿子唐楷燚呱呱落地。一边是病中痛苦的母亲,一边是产后身子孱弱的妻子,还有年幼的儿子,父亲更忙碌了,唐道宽心里的压力更大了。即便如此,背负着家庭责任和重担的唐道宽没有耽误工作,他把悲伤和自责放在心底,微笑着面对生活和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XX年3月,母亲不幸去世,儿子却在一天天长大,唐道宽同志当时微薄的工资无以维持一家三口正常的生活,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把儿子寄养在丈母娘家,妻子付小琼被迫外出打工以贴补家用,自此一家人常年聚少离多。至今,其妻仍在成都一家皮鞋厂上班,其子在蓬溪中学寄宿读初中。

但是,家庭的困境并没有绊住唐道宽同志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脚步。

元坝子村小地处蓬溪县回水乡、明月镇、大石镇和宝梵镇“三镇一乡”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唐道宽同志家住常乐镇智慧村,从家到学校只能先到庭英的三叉路口,接着乘车到到明月镇,再从明月镇步行9公里左右到学校。若遇上雨天,要花两个钟头左右才能到校。为了能赶上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他基本上是每周日就提前到校,每周五放学后才回家。

1998年,元坝子村小校舍还是70年代的石木结构建筑,到周边场镇都是泥泞小道,路程均在6公里以上。XX年,学校自行筹资拆除大部分危险校舍,并新建砖石结构小青瓦平房220平方米。XX年,社会人士马茂琴女士捐赠23万元,政府配套25万元,新建砖木结构校舍325平方米,并对原校舍进行改造、维修。同时,元坝子村小更名为“樱川小学”。该校腾出的教室改造成为教师宿舍,才结束了5、6名男教师同睡在一间教室的窘境。唐道宽和同事们开玩笑说,我们的客厅、卧室、饭厅和办公室是“四合一”。XX年,时任县财政局评审中心副主任的刘娟到校后看到如此境况,感慨万千,深深地被教师们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该校地处山垭口,春夏常常刮起北风,屋顶的小青瓦有时被风掀得七零八落,甚至个大的彩瓦也不能幸免。大雨不期而至,教室和宿舍被淋得一片狼藉,床上的棉被和生活用品被浇了个透,时为村小负责人的唐道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及时向中心校汇报情况,自己再四处寻找维修人员,但是留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和小孩,难以及时找到合适的人选。面对这样的困境,唐道宽同志率先垂范,自力更生,带领同事们将凌乱的屋面翻拣归位,苦累伤痛,无人言及。

因条件限制,该村小的生活用水全靠肩挑手提,唐道宽和同事们一日三餐所用食品大部分靠周日带来,新鲜肉菜供应困难;稀饭加咸菜是家常便饭。每逢农村蔬菜上市旺季,一些热心的村民也会送些菜来;有时,他们请老乡帮忙从集市捎带些。但此举非长远之计。有道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唐道宽同志就主动从老乡那儿要来了荒土,带领同事们利用课余时间开荒种地,种瓜栽菜。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瓜果飘香。

唐道宽和同事们虔诚地工作,辛勤地育人,但是业余生活单调又乏味。那时候没有电视,几乎没有娱乐设施,甚至连手机的信号也是时断时续,更别提城里人习以为常的宽带、网络。因路途遥远,由中心校转到该村小的报刊杂志,往往使新闻成了“旧闻”。

XX年是“非典”的敏感时期,当年的10月,学校六年级20多人中有10余个学生出现了疑似“非典”症状,引来了师生及家长的一片恐慌。更是引起了回水乡党委政府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他们带领乡卫生院的医生一道步行来到学校诊治。在学校一片恐慌的氛围中,唐道宽同志首先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带领老师们腾出了一间教室,把学生家长带来的被褥细心地铺好,为他们烧水做饭,再配合乡村医生付国军时常观察学生的临床症状,那一夜,他忘记了疲劳,抛弃了恐慌,一直守护在学生的身边,安抚他们惊恐的情绪,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直到第二天中午,学生们的身体才逐步恢复了正常,唐道宽同志才长舒了一口气,又带领老师们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去。

XX年“5.12”地震发生时,元坝子村小的师生们正在安静地午休,突入其来的陌生震感让大家一时懵了。唐道宽同志率先清醒过来,在第一时间组织全校师生有序撤离到操场,远离抖动不止的教室,经过细心的检查询问,无一人受伤。在通讯盲区之后,中心校通知学生放假一周。唐道宽同志在向学生讲解了地震应急常识之后,及时安排教师护送回家。这时候,他才顾上联系家人。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唐道宽同志顾不上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儿子,怀着对远在成都的妻子的深深担忧,主动留了下来,与何洪建老师一道检查校舍,汇报情况,面对地震带来的危房危点,他积极组织附近的匠人及时整修。在整修中,他又背上背篓到7公里外的大石镇购买材料,协助匠人干一些零碎的杂活。经过一天的劳累之后,才抽出时间联系家人,这样的情况直到学校正常开课。地震之后,他主动带头组织师生捐款一千余元,及时将善款交寄往灾区。

XX年暑期,新建教学用房时,为了保证新建校舍按时竣工,学校及时开课,他亲自督促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主动协调施工队和周边老百姓的人际关系,在酷暑和辛劳中,他原本结实的身体竟消瘦了一大圈!

元坝子村小的“留守学生”多,“单亲孩子”多,由此引发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也多。有的学生离校较远,午饭只好在早晨带到学校吃。时间一长,食物在夏天有馊味,冬天冰得难以下咽。看到这种情况,唐道宽同志主动向学校提出,由他组织村小教师轮流为学生蒸饭,烧汤炒菜。于是他有了新活:购买材料,聘请匠人,修筑灶台,置办厨房用具,计划用柴用水相关事宜。从此以后,学生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当唐道宽面对这些留守学生时,认真了解情况,积极疏导心理问题,让学生们积极健康地成长。现已为人师的唐晓艳至今对唐道宽老师当年的关爱记忆犹新。

随着唐德秀和李家贵两位老师的相继退休,元坝子村小另一个矛盾又凸显出来了——缺乏师资。XX年上期,随着李家贵老师的退休,元坝子村小的六年级学生只好在最后一学期离开了母校,到中心校和周边学校完成他们小学的最后学业。唐道宽同志也从小学教师成为了该校幼儿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也随之变化。为此,他在完成自身角色转变的同时,还积极协调做好老师们的思想等工作。

生活的艰辛,扎根山村的孤独,交通信息的闭塞,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面对此情此景,作为共产党员的唐道宽同志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撑起了元坝子村小的全面工作。

(三)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春华秋实,付出总有回报。唐道宽同志所教班级在历年学业检测中均名列前茅:XX年小学毕业生学业检测质量评估获“县三等奖”,XX-XX年学年度教学质量监测评估获县“优秀教师”称号。由于所带班级成绩突出, XX年由他担任班主任的五年级二班被评为“遂宁市先进班集体”。工作之余,他积极参与业务进修,XX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班级管理》获“县一等奖”,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获“县二等奖”。

在他的带动下,元坝子村小的教师们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申群科在XX-XX年学年度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中获“县优秀教师”称号,黎光华担任班主任的五年级二班在XX-XX学年度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

元坝子村小,唐道宽同志一呆就是XX年。XX年,是他挥洒美好青春年华的XX年,是他实现教育梦想的XX年,更是他成长为一名“最美共产党员”的XX年。“最美共产党员”的“美”,“美”在不计较个人得失,“美”在舍小家为大家,“美”在挑战艰苦的环境,“美”在无怨无悔的付出。这些“美”,唐道宽同志身上均有闪现。

综上所述,鉴于该同志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并结合《中共遂宁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参与共产党员网“共筑中国梦”学习交流活动的通知》(遂组通〔XX〕112号)文件精神,县教体局党委对该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地审核,认为其具备了“最美共产党员”的条件,特予推荐,敬请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评审。

共产党员的职责事迹材料2019党员事迹材料(4) | 返回目录

刻苦钻研各种实用农业科学技术,不仅圆了自己的脱贫梦,还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路,先后被市、州、省和国家有关部门授予20多个荣誉称号,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就是开远市乐白道办事处木花果村党支部书记*。

带头学习做先锋

*是一个朴实的农村汉子,1983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回家务农。那时候,*家是全村出了名的特困户,全家人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麦皮疙瘩饭,有时候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这并没有让*气馁,他坚信,只要勤劳就一定能够致富。他每天起早摸黑,辛勤劳动,可是几年过去了,全家人的生活状况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善。*经过思考,意识到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走科技致富的道路。

1985年,*通过努力考入了开远市农业广播学校中专三年制畜牧兽医班学习。他边学习边实践,向银行贷款把家里的茅草房改造成猪厩、鸡圈,利用所学知识自配饲料进行科学养猪、养鸡试验。结果,仅半年时间,他饲养的30多头猪每头就重达100多公斤;100只红布罗肉鸡仅两个月就长到了两三公斤,成活率达98%。这让*获利不小,也让他尝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甜头,更坚定了他靠科学技术致富的决心。此后,*开始购买大量的实用农业科学技术书籍,专心研究蔬菜的栽培技术。没有实验田,他就在自己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甚至在房顶上进行种植试验,专心研究茄子、辣椒等蔬菜栽培技术。

由于文化基础不深厚,又没有专家指点,*的种植试验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但他没有退缩,一如既往地坚持学习,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1992年,他终于培育出了优良的茄子品种,同时还首创了先进的茄子摘蕊点花技术。新品种种植和新技术的运用,使茄子的亩产量翻了两三番,每亩收益达4000多元。

带头致富做楷模

富了的*并没有忘记父老乡亲,而是尽自己所能帮助乡亲们,带领乡亲们学科学、用科学,共同致富。谁家的牲畜生病,不论刮风下雨,他随叫随到,同时向农户传授兽医常识和牲畜养殖技术,使许多村民学会了畜禽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他毫不保留地将茄子摘蕊点花技术通过黑板报向群众推广、宣传。为了让农民群众掌握更多的实用农业科学技术,*放下自家的农活,上农户家“传经送宝”。有人问*,自家的农活都做不完,为什么还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给别人传授实用农业科学技术?*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可以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的带动下,木花果村家家户户种起了茄子,收入成倍增加。村民们靠种植茄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木花果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茄子专业种植村”、富裕村。木花果村的村民都说,他们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托*的福,是他带领大家走上了科技致富的路子。

做好村官的“标杆”

群众富了,*的名气也大了,村民们更信任他了。20*年,*被村民们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做了党支部书记之后,*更忙了,大到兴修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小到一家一户的日常生产生活,他都要一一过问。

村民李美英体弱多病,家中缺少劳动力,家境贫寒。为了使李美英家过上好日子,*组织召开村党员大会,发动全体党员为李美英筹集资金、提供技术支持,把党组织的关怀送进了李美英家,帮助她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木花果村种植蔬菜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为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带领党支部一班人,想办法、找出路,确定了三条发展思路:一是充分利用村集体资金,大力发展集体产业;二是对部分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引导他们融入城市生产和生活;三是对愿意继续种地的群众,以租赁的方式为他们提供耕地,向郊外发展。发展目标确立了,为了验证发展思路的可行性,*又带头到开远市的另外一个乡租了80亩土地,种起了茄子、法国彩椒、荷兰番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种植的蔬菜远销到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地,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为村民开辟致富新路作了示范。与此同时,*带领村党支部,筹集300多万元集体资金开始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在辖区内投资兴建宾馆和沿街铺面,解决了50多个失地村民的再就业问题。

现在的*,是国家农业部门登记在册的一等功臣,是“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是省、州、市劳动模范,是一个集20多个荣誉称号于一身的农民共产党员。但*觉得,他做的事情很平凡,他只是尽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自查报告
情况报告
事迹材料
申报材料
社会实践报告
述职报告
述廉报告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