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办公 > 礼仪 > 商务礼仪 > 中西方商务礼仪对比

中西方商务礼仪对比

   来源:文书咖    阅读: 2.5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由于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以及语言习惯等造成了商务礼仪差异。那么现在本站小编就来说一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对比。

中西方商务礼仪对比

中西方商务礼仪对比:中西方交际语言的差异

打招呼

打招呼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情,但就是这司空见惯的小事也能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的大差异。在我国,熟人碰了面相互问一声:“吃了吗?”“上哪去?”“今天不用上班呀?”这本是中国人最熟悉也是最平常的打招呼的方式,但如果你拿这些“套话”与西方人打招呼,外国人一定会感到奇怪,甚至会产生误解。因为这些“套话”对于西方人来说全部是期待对方给与答复的真正问题,而不是打招呼语或问候语

称谓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

相互交谈

在社交场合难免要交谈,在我国,人们在一起聊天多半会谈到家庭,婚姻,孩子,经济收入等问题,这正是中国人所谓的拉家常,这些话题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有亲切感。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忌讳谈论诸如家庭婚姻经济收入等话题,在西方人看来这些都是私人问题,是privacy“不足与外人道也”。在和西方人交谈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不能随便问及对方的年龄。我们可能会碰到这种情况,当你问你的外国朋友“How old are you ? 时,他或她可能会面色不悦的告诉你: It’s a secret . 而在中国你可以问年长者的“高龄”也可以问年轻姑娘的“芳龄”,人们不太在意年龄问题。

西方人喜欢赞美别人,对人的感谢和赞美不离口,而令西方人费解的是,中国人对给予的赞美过分谦虚,总是:“过奖了,过奖了,“哪里,哪里,还不够”。似乎不想接受他们的赞赏。倘若一位西方人到一位家里装修豪华的中国朋友家做客,中国人却把大受西方朋友赞美的豪宅称为“寒舍”;明明准备了一桌美味佳肴,却说“没什么好吃的”,这是因为中国人遵循儒家的文化传统,谦虚是美德,接受赞美就是不谦虚的表现。西方人恰恰相反,对赞美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

中西方商务礼仪对比:中西餐桌礼仪的对比

座次安排

中国的餐桌礼仪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辈入座客人旁。入座的时侯要从椅子的左边进入。主人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如果是圆桌子,则对着大门的是主座。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其座次借西方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

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引宾客依次就座,一般座位的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的原则,男主宾先就座,其位置在女主人的右边,而女主宾则在男主宾的右边,其他的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入座。

上菜顺序 中餐的上菜顺序一般是先上凉菜、饮料或酒,然后是热菜、主食和汤,最后是水果和甜点。而西方的上菜程序通常是:黄油面包、冷菜、海鲜、主菜、甜点、咖啡和水果。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和开胃酒并用。

餐具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筷子、碟,碗、勺子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通常放在菜盘的左上方,酒杯放在菜盘右上方。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子、叉子、碗、盘子、碟子等。

餐巾 中餐在正式用餐前,服务员会为每人递上一块热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擦完手之后,应放回原来的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在宴会结束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用来擦嘴,千万不能用来擦汗、抹脸。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要么放在盘子的旁边。

中西方商务礼仪对比:中西着装礼仪的对比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穿中山服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中西方商务礼仪对比:中西见面礼仪的对比

西方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中西方商务礼仪对比:中西送礼礼仪的对比

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造作。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

婚礼礼仪
个人礼仪
商务礼仪
职场礼仪
涉外礼仪
饮食礼仪
鲜花礼仪
交际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