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精选 >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16篇)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来源:文书咖    阅读: 1.6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在锦屏社区、镇卫生院、中心小学和茶园考察当地脱贫攻坚等情况,反映了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期“三保障”的关切,更加提醒我们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路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在“两不愁”基本解决的前提下,“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坚决要“打”好;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坚决要“打”好。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16篇)

要坚决“打”好“安居工程”,既要所居有安,又要“居”有其“美”。家安心才安。正如《安居中国》里:“一砖一瓦,构筑的是家的安全;一门一窗,守候的是亲情的温度。”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贫困群众最朴实、最期盼的愿望,也是生活的重要保障。“安土重迁,黎民之性。”对于贫困户的房屋能就地修缮的,要抓紧修缮,既要让房屋的“一砖一瓦”更加牢固,又要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修缮成有“味道”的建筑,使之成为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的载体,甚至要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对不能就地修缮的危房,要做好对群众的解释、引导工作,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合理布局,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使易地扶贫搬迁既成为脱贫的重要途径,又成为土地集约开发的典范。进一步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要坚决“打”好“医而有保”,既要护民健康,又要带来希望。因病致贫是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农村公共医疗水平基础薄弱是不可忽视的难题。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易“立竿见影”,留住医疗卫生人才却要“久久为功”。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要深入思考如何打通医疗卫生人才向农村流入的“中梗阻”,使农村贫困地区成为医疗卫生人才向往的“新方向”,让“有病不能医”成为历史,让“百治百效”“仁心仁术”成为守护农村群众身体康健的重要保障,给生活在农村的群众带来希望,成为吸引更多人扎根农村的重要因素。“医而有保”,还要注意把握好宣传的“度”,不能让困难群众有“政府能全包全揽”的误区。当前,在疫情防控方面更是一刻也不能放松。

要坚决“打”好“治愚扶智”,既要富民“口袋”,又要富民“脑袋”。脱贫致富关键靠人,关键要激发贫困户自我向“富”的内生动力和潜能。脑袋“富”,口袋才能“富”。要通过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技术技能培养、现代化网络营销等培训,丰富贫困户自我脱贫的方法和手段。要用“春风化雨”的耐心,彻底“解放”贫困群众因贫而自悲自怜的处世内心,点燃贫困群众积极追求富裕的“热烈之火”。“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能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要抓牢抓好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就要抓住贫困地区教育的薄弱环节。既要关心贫困地区学生性格养成,也要关注教育方法与时俱进等问题。万事开头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立足长远,从眼前抓起,进一步完善优秀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各项举措。

要坚决“打”好“民有恒产”,既要劳有所获,又要稳产立业。“乐业才能安居。”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要集聚在“农、林、牧、商、游”上的发展优势,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在发展中解决贫困所产生的问题,实现就地脱贫。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等技术,既要为脱贫致富的产品打开销路,为脱贫的特色产业插上飞出去的“翅膀”,让贫困群众劳有所获。也要“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助力做大做强农村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稳产立业。要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好生态发展的大文章,以生态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发展促生态文明的提升,形成生态与发展不断融合互促、和谐共进的势头,坚定不移地朝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进。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要用系统的思维,全面理顺好“三保障”联系。要用发展的观点,在发展中解决好“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坚决如期完成脱贫的各项要求和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指出,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上个月,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为柞水木耳点赞,“小木耳、大产业”。无论是“木耳”还是“黄花”,都是当地特产,有着久远的栽培史。古往今来,土地依旧、物产依旧,但今昔对比,换了人间。从“贫”到“脱贫”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组织、政策和科学的积极作用。

脱贫攻坚离不开“组织”。报道称,“黄花种植是当地主导产业,近年来,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下,黄花产量品质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这就是组织的力量与优势!如果没有组织,散兵游勇,“你种你的,我种我的”,种植、管理、采摘、产销都是“点”状的,而且各家有各家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安排,各自找各自的门路,最终形不成合力,同样的田地、同样的种植,但收入各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有些贫困地区,不是没有特产,并且“产量不低”,但受制于产销不通畅,年年积压,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脱贫攻坚中,各级党委应当积极发挥组织优势,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组织起来,把销路组织起来,就能把“小黄花”变成“大产业”,变成群众的“脱贫花”“致富花”“幸福花”。

脱贫攻坚离不开“政策”。云州区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气候严寒、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大同黄花虽全国闻名,但长期以来,因为种植周期长见效慢、采摘期短劳力不足、晾晒场地不够等困难,始终没有规模化。但从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之后,当地政府就出台了“硬核”政策:每栽种一亩黄花补贴500元,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黄花种植园全部配套水、电、路,全区中小学操场、有硬化场地的单位为黄花晾晒腾地让路。正因为有了“黄花种到哪,水利机井就打到哪,晾晒用的水泥场地就修到哪”的政策扶持;有了“农业保险、技术指导、烘干设备购置补贴”等政策保障,所以当地黄花种植井喷式发展。有了阳光雨露的政策滋润,何愁群众的种植热情、产业的发展升级不会雨后春笋?

脱贫攻坚离不开“科学”。云州虽然“气候严寒、十年九旱、土地贫瘠”,但正是这样的环境才孕育出了“角长肉厚、七蕊色黄、味道鲜美”的黄花;黄花在云州虽然拥有600多年的种植史,但当地却是深度贫困地区。辩证统一的矛盾,运用好了就能为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多少贫困地区也有类似于黄花这样的“名产”“特产”,只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以种植为例,有的地方产花生、有的地方产土豆、有的地方产大枣,但并非都能做出特色、做到极致。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决策,比如云州坚持种植黄花,而不是浮躁跟风,把传统种植改变成别的产业;以点带面形成产业链、特色链,锲而不舍开发一个产品、打造一个品牌,脱贫攻坚就能积小胜为大胜。倘若贫困地区都能发挥物产优势,一步步把群众生产组织起来,把政策保障落实下来,把科学发展坚持下来,脱贫攻坚就能交出合格答卷,当地群众就能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3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追赶超越”四个字涵义深厚,“追”偏旁是“走之底”,其他三个字是“走字旁”,都强调用脚快速前进的意思,习总书记用着四个字来激励我们,一方面是表达了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以后工作的鞭策。“追赶超越”这里面的四个“走”要求我们要听党号令走、围绕群众走、争分夺秒走、坚持原则走。

凝心聚力,听党号令“走”。20__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诞辰,中国共产党历经世纪沧桑,带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将中国从遭受西方列强蹂躏的境地带领到世界舞台大放光芒。听党号令走就要严守党章党纪,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要时刻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保持高度的自觉性、自律性。听党号令走就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号角在哪里吹响,我们就往哪里集结,党关注什么事,我们就办好什么事。听党号令走要舍小家为大家、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党的号召下,无数先辈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创造伟大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以无私的奉献精神铸就不朽的丰碑,在党的号召下,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个行业的工作者万众一心驰援武汉,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因为有这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志愿工作者、基层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国内的疫情才得以快速稳定趋于向好,中国才得以在世界上赢得普遍的赞誉。

脚踏实地,围绕群众“走”。脱贫攻坚是一项为人民谋福祉的伟大事业,不仅要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主要目标任务,更要注重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打消部分群众“等靠要”心理,真真正正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持续发展的小康之路。围绕群众走,就是要到田间地头和群众拉家常,到群众家中走访调查,和困难群众知心交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围绕群众走,要思群众之所思,愁群众之所愁,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围绕群众走,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彻底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乡镇扶贫干部以及基层村干部等是中坚力量,数百万的脱贫工作者围绕群众谋生计、谋发展,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只争朝夕,争分夺秒“走”。今年是决战决胜之年,受疫情影响,原本就很紧张的脱贫攻坚期限一度被压缩,剩下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越到最后工作越难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拿下最难咬动的“硬骨头”更加考验我们的脱贫一线人员。争分夺秒走,要找准问题根本,以多年扶贫资料、国家政策方针、当下社会情况以及群众基本情况来分析,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不可盲目蛮干。争分夺秒走,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防止懈怠心理,提高自身的紧迫感、责任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朝夕必争。争分夺秒走,既要抓紧时间,也要抓出成效,万不可蜻蜓点水、装模作样,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决问题,遇到一项、记录一项、解决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肩上担子磨着痛,剩下几个月里唯有咬紧牙关、扶好“扁担”,坚定脚步踏实向前,奋力夺下脱贫攻坚的胜利。

决战决胜,坚持原则“走”。要坚持真脱贫的原则,越是最后关头越要多“照镜子”,要把牢脱贫关口,不能迫于压力敷衍了事、瞒天过海,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扶贫出实招,脱贫也要见实效。要坚持“一股绳”的原则,自上而下要统一思想,树立看齐意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克制文山会海、繁文缛节,让一线的脱贫工作者“轻装上阵”,集中精力为人民办事。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的重要性,他说人民群众“乐业才能安居”,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虽然解决了水土不养人的问题,但是重中之重是搬迁之后困难群众有经济来源,能持续稳定的安心居住,所以一定要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要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吕氏春秋》里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作为秦巴的儿女、汉江的子民,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也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为脱贫攻坚的有利推进再次擂响了继续冲锋的重鼓,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全力冲刺今年脱贫攻坚目标,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千方百计保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重任在肩。

决胜攻坚的“冲刺跑”要一鼓作气。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唯有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担当的作为,紧绷责任之弦,才能如期完成目标,做到不负人民。广大扶贫干部要避免倦怠感,克服松懈意识,积极转变脱贫工作思维,创新方式方法,争取在最后阶段“冲好业绩”,如今很多地方积极通过直播促销的方式,“书记县长带货”模式走红,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除此之外,疫情也给脱贫进程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面对困难更要沉着冷静,防止急功近利,切忌自乱阵脚。扶贫干部要畅通扶贫产业的全要素流动,即要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提高促进复工复产,抢抓生产契机,也要加大产销地结对帮扶,让贫困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

稳定脱贫的“耐力跑”要久久为功。习总书记在考察陕西时说:“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扶贫,我是有信心的,我更关心的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脱贫攻坚不是触之即停的阶段性任务,而是一场考验使命担当的“耐力长跑”。广大扶贫干部要慎终如始,坚持政策力度不下降,扶贫精力不转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巩固扶贫成果,用稳定的长效机制,谨防贫困“回马枪”。这就要求广大扶贫干部要注重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扶贫产业的稳定市场优势,更要充分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拉动本地消费,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大人才吸引,加强扶贫人才队伍建设,为建立稳定的脱贫机制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对口援助的“接力跑”要更加有力。在陕西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利县老县镇,其中考察的锦屏社区工厂和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就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与陕西平利县对口扶贫援助的成果。充分发挥国家制度优势,先富带动后富,先跑帮助后跑,通过对口帮扶让扶贫地区从“输血”走向“造血”,是保障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重要法宝。随着脱贫进程的逼近,对口扶贫援助更要加强协助,必须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产业帮扶力度,帮扶地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干部选派力度与资金投入,受扶地要积极承接各种资源,积极谋划产业布局,调整脱贫手段,拓宽增收渠道。当然,除了政府间的对口援助,也要呼吁社会各个阶层参与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来,群策群力跑好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接力赛。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5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时,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在直播平台前,为柞水木耳点赞。“小木耳,大产业”。疫情导致很多地方农副产品滞销,不少党员干部走进直播间,为本地农副产品代言。据统计,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后,仅3月份就有130多位县长入驻网上直播平台为当地农产品“带货”。网络直播“小平台”成为锻炼干部“大舞台”。

直播“小平台”,体现干部为民服务情怀。面对疫情影响,面对滞销的农产品,面对愁眉紧缩的农户,面对决胜决战的承诺,党员干部不出手谁出手,党员干部不带头谁带头?党员干部要有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担当和魄力,抹得开面子直播,放得下架子发声,把群众事当自己事,想点子、促销售,因势而为、乘势而上,抓住网络直播契机,为当地百姓“代言”,为扶贫产品“带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干部走进直播间,看似为民服务的“一小步”,实则是助力扶贫、共奔小康的“一大步”。

直播“小平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勇气。不少党员干部开会、调研时滔滔不绝,做群众工作也游刃有余,但面对这种新业态,却是“门外汉”,没有经验,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作为党员、作为干部,就要打破“习惯”,走在前、当先锋,勇于“试水”。直播和开会不同,更考验干部临场发挥能力,不仅要提前备好课,了解所带“货”的特点,更要用好用活网络语言,声情并茂;不仅要和颜悦色现场“试货”求关注,更要拉得下脸不遗余力求“拼单”,直播的过程亦是体现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过程。

直播“小平台”,磨炼干部清正廉洁正气。直播时,面前摆的只是电脑或手机,但透过镜头面对的,却是全国亿万人民。带货主播李佳琪、带货女王薇娅持续走红,近期也在联合央视主播、著名演员“为鄂下单”,他们的走红不是偶然,背后的辛劳和敬业也是可圈可点。党员干部是党的形象代言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保持一身正气,直播要甘当绿叶,突出商品,让产品“走红”,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树立清正廉洁的干部形象。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6

宁陕县强化举措,将“两学一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学党章党规,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该县要求全体党员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基本功,认真研读、学深学透,深入思考、铭记于心,让党章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党员干部的最高行为准则。通过学习党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把宗旨意识贯穿脱贫攻坚行动始终,引导党员干部在攻坚一线发挥作用、担当作为;通过学习党规,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规矩意识,明晰履职尽责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始终把扶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立下攻坚之志、激发拼搏之力,攻坚克难啃“硬骨”、以一贯之挖“穷根”,不打赢脱贫攻坚战誓不罢休。

学系列讲话,树立脱贫攻坚“目标靶”。该县要求全体党员把系列讲话作为“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以此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脱贫攻坚中,该县把关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系列理论当做推进工作的“指明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学习领会系列讲话与推进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群众矛盾化解等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深刻理解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掌握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做到扶贫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确保“一年见效、两年攻坚,三年脱贫”。

做合格党员,当好脱贫攻坚“突击手”。该县广大党员干部将“做合格党员”作为“两学一做”教育的关键和根本落脚点,把“合格”的标准落实到脱贫攻坚一线,带着感情真扶贫、扶真贫,主动入户排查、有效对接谋划,积极排忧解难、真诚帮扶解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出真招、出实招、出硬招,瞄准目标干、盯着问题改,在“做”中炼就精准识别的火眼、强化脱贫攻坚的本领,当好地方发展“主心骨”、群众脱贫“领路人”。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7

5月15日、17日,河北省网信办、北京市扶贫支援办、抖音联合保定市政府、张家口市政府,分别举办了“助脱贫攻坚推冀商优品”网络直播活动保定专场和张家口专场。

张家口市政府副市长李宏,尚义县政府县长徐进海,张北县政府副县长沈光宏;保定市政府副秘书长马东,阜平县委常委、副县长李继鹏,易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沈景茂,分别组团走进抖音助农直播间,向网友推介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北京市扶贫支援办主任马新明、支援合作三处处长向传杰也在北京市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张家口馆、保定馆现场连线两市直播间,共同为本地好物打call代言。

“张家口坝上地区是藜麦和燕麦的黄金种植地带,海拔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产品颗粒饱满、营养充足、安全健康……”“本次直播都是很棒的产品,有‘花香正浓,爱意不减’的玫瑰花茶,有营养丰富、入口酥脆、爽到爆炸不掉渣的香酥脆枣,好产品大家千万不要放过,一定要买它!买它!买它!”市县领导干部在直播间施展出十八般武艺,对特色优质农产品展开一波又一波的热情推介。抖音达人@吃瓜少女魏淑芬、@嘎咕驴玩转保定、@河北旅途侦探、@小怪的减脂等也通过连麦、短视频的形式为活动加油助力。“支持保定发展”“县长真的很亲民啊”,活动吸引了百万网友驻足围观,大家纷纷踊跃下单,为助农扶贫添砖加瓦。

本次“助脱贫攻坚推冀商优品”网络直播活动保定专场和张家口专场,通过直播形式销售农产品5.9万件,总销售额超225万元。过去,保定和张家口的农产品主要依靠线下批发渠道销售,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渠道受阻,直播带货成为各地区的助农新渠道,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8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的初心便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那份“耐心”“热心”“恒心”。

初心就是面对群众的那份“耐心”。农村工作繁冗无序,每一件具体的工作都会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若有一点没讲清楚,都可能让人产生不理解,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在做群众工作时就必须有充分耐心,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工作一次不接受就多上门几次,政策不明白,就改用“土话”讲,一个政策反复讲,讲明白,讲透彻,群众终会接受。

初心就是帮助群众的那份“热心”。农村群众以老人居多,行动不便和表达困难成为我们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大阻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成为一个热心的“倾听者”,倾听老人对远方孩子的思念,倾听老人对家中琐事的“唠叨”,陪伴的同时也会发现群众的需要。你的“热心一问”也许可以让群众办事少跑路,你的“热心唠嗑”也许可以拯救一位沉迷游戏的少年,你的“热心关怀”也许可以协调婆媳矛盾,挽回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这便是我“热心”的理由。

初心就是解决困难的那份“恒心”。 农村群众淳朴、老实,对于他接受的人可以掏心掏肺,对于不接受的事可以“一拒千里”。第一书记作为来村“新人”,想要群众接受就必须要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恒心。农民习惯早起忙碌,农村工作便没有规律作息时间,没有固定工作场所,清晨的田头、中午的村部、夜间的农家,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工作场所。“我的娃娃生病了”“我的猪死了”“我的房子漏雨了”,这些家庭琐事便是我们的工作内容,这需要我们拿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恒心,做好群众心里的依靠和当家人。

唐代诗人王唯一曾说过“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严守初心,方能完成“到20__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的使命。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9

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突出民主法治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民主建设上加快发展参与式扶贫。据资料表明,“民主”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69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高度重视。贫困地区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扶贫资金项目的运作方面,要进一步坚持公告、公示、公开,确保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贫困地区实施的重大项目,不仅要坚持贫困评估,更要充分发扬协商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坚持每一项重大决策前都要走程序,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通过基层民主建设,使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二是在法治建设上加快扶贫立法进程。扶贫开发,千头万绪,重点要抓好队伍、投入、立法三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法管事。按照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扶贫立法正在有序进行之中。法律层面的国家《农村扶贫开发法》已经有了征求意见稿,法规方面已有广西、湖北、黑龙江等7个省(区、市)颁布了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另有内蒙、云南、贵州、湖南和四川等省区正在开展扶贫条例的制定。总之,要通过扶贫立法,将现有扶贫开发成熟的政策、措施等上升为法律制度,把扶贫对象范围、区域重点、贫困标准调整机制、开发规划、资金投入使用、项目监管、社会动员、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从制度上予以明确,以此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保证贫困地区扶贫对象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10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一个不能掉队。继江西井冈山市、河南兰考县率先脱贫摘帽后,近期全国9个省区市的26个贫困县通过专项评估检查,由省级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这是自1986年国家设定贫困县以来,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的净减少,既为今后几年贫困县有序规范退出树立标杆、作出示范,也为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信心。

把好贫困退出关,是确保脱贫成效没有“水分”的关键一步。对此,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此次“摘帽”的26个贫困县,由7家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评估检查,始终坚持公正独立的第三方立场,严格把好工作程序规范关、入户调查质量关、问题户审核判定关、数据质量关,客观呈现脱贫成效。评估过程有这样一个细节:某贫困户的房屋认定比较模糊,评估组通过实地勘察,综合该户家庭情况和住房安全问题,最终判定该户为漏评户。这种客观、公正、较真的工作态度,确保了脱贫攻坚考核评估的公信力,说明贫困县退出不是自说自话、闭门造车,而是挤干水分、防止虚报,有着实打实的脱贫成效作为支撑。

有制度设计的硬杠杠,有各个环节的严把关,才能换来脱贫成效的实打实。党的十八大以来,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在发展中国家中贡献了份额的减贫人口。能取得这样的“巨大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资金调配、贫困识别、产业发展、干部动员等一系列堪称“精准”的政策举措,体现着深刻的治理艺术。正如一位联合国官员的观察,“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良好的政治愿景、科学的扶贫战略、适宜的政策措施,实现整体脱贫是完全可能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贫困县摘了穷帽,只是脱贫攻坚征程上的阶段性胜利,接下来还需要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能力,防止返贫。主管部门提出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目的就是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为广大群众建立稳定的心理预期。既无需担心扶贫干部会迅速撤离岗位,同时也要依靠自身努力尽快走上脱贫之路,在内外两股动力的助推下,脱贫成果将不仅得到人民的认可,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降到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从现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大约3年时间,脱贫攻坚进入后半程;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现在到了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关键时期。越是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越是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思想,越是要采取超常措施加以扶持。这就需要拿出坚持到底的劲头,下一番“绣花”功夫,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一位参与脱贫评估的专家,调研了39个行政村,发放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最后写下了8000多字的笔记,目的就是要保证访谈场景可还原、发现问题可追溯。事实上,这样一种认真的精神,可以说是整个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将这样的状态保持下去,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摆脱贫困的大决战,书写人类反贫困的新奇迹。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11

到20__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这是20__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规模之大,力度之强、决心之坚。到20__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我们的心之期盼就是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20__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为了群众的收入要涨、住的的要安全、吃的要好、教育、医疗要得到保障,全国各地都在献策出力,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帮扶贫困人群,这是一场民族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我们要打败的是困扰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贫困问题,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将要迈向的是全面小康社会。现在,冲锋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合力攻坚、顽强作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12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按照全区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两精准一满意”和“两不愁三保障”,以观光农业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致力于产业致富和思想脱贫,通过艰苦努力,贫困群众生活主要指标大幅度增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精准识别把好脉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通过多种途径对全村的贫困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做好精准识别工作。村严格识别标准。

一是通过入户与户主及其他家庭成员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状况、子女读书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

二是了解住房、家电、农机、交通工具、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看农田、山林、种养等发展基础和状况;

三是核算农户收入、支出、债务等情况;四是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弄虚作假,是否拆户、分户、空挂户,家庭人口是否真实等情况。以农户收入人均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采取“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进行贫困户识别。严确保不会出现“富人当选、穷人落榜”。

村先后共识别出107户贫困户,347名贫困人口。

二、精准施策挖穷根

(一)确定以“一园一线一片”为主体的脱贫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

根据村实际情况,确立了依托--x、打造观光农业环线、带动整体脱贫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一是依托1社、3社--x和--聚居点办好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使游客来得了。

二是打造好村乡村旅游环线,办好农家乐和户外运动项目,使游客留得住。

三是利用旅游环线带动沿线乃至全村发展观光农业,大力宣传纯天然农产品,吸引游客消费。四是在发展观光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办好“万元增收工程”。根据规划,20--年,全村贫困户将发展万元地119.6亩、万元林52.5亩,万元水17.4亩,牛32头、羊29只、猪203头、鸡3611只、兔76只、狗25只、鸽子300只,预计年纯收入13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900元。

(二)以“四讲四比四评”为主要手段提升群众思想素质。

根据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要求,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村民道德评议委员会”,结合村村响、户户通、农民夜校和远程教育等平台和设备,不断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主抓“三支队伍”:即保洁队伍、道德评议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以“四讲四比四评”为主要手段提升群众思想素质:即讲卫生、讲礼貌、讲节俭、讲勤劳,比干净整洁、比勤劳能干、比品德品行、比守法守规,评创卫示范、评勤劳致富、评和睦友善、评遵纪守法;纠“四风”:即赌博、迷信、攀比、不孝等不正之风;实现“四新”目标:即农村道路新形象、农家房屋新面貌、农民生活习惯新变化、农民自身素质新提升。

三、精准脱贫再提升

在区医保局的精准帮扶下,在街道党委的指导下,在全体帮扶人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绝大部分贫困户实现了“一超七有”。截止20--年底,共有96户贫困户实现了有稳定收入(人均纯收入高于3146元),有吃穿基本保障、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用水、有基本医疗保障、有基本教育保障、有生活用电保障、有闭路电视。预计20--年,所有贫困户都将实现脱贫。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线--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13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各级党组织需打好“人才牌”,在“引入、育才、用才”上出真招、用实功,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栽树引凰,打好“引才牌”。“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推动急需人才向贫困地区基层一线集结,需在打造人才环境方面下足功夫。搭建平台,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提高贫困地区的吸引力,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人才在贫困地区也有施展拳脚的舞台;用活政策,要敢于在政策上创新,打破唯学历、唯身份等壁垒,大胆引进符合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对于贫困地区人才在政治经济待遇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充分给人才干事创业的机会;疏通渠道,对于贫困地区走出去的人才,要加强宣传力度,提供有利条件,打好感情牌,让其自愿回到家乡建设。

因地制宜,打好“育才牌”。本土人才是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头源水,各级党组织要变“输血”为“造血”,加快培育本土人才,激发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内生力量。锤炼干部队伍,以管理考核、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等为抓手,通过在脱贫一线实战的方式加强干部培训,打造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扎实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培育专业人才,加强对贫困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建立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才脱颖而出和持续增长的育人机制,多形式、多渠道挖掘培养本土专家人才,建设一支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乡土“领军人物”。

以用为本,打好“用才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发展的关键,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对不担当不作为,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严肃批评教育、坚决纠正和处理。要坚持人岗相配,推动人才开发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突出以精准脱贫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政策供给,科学评价人才绩效,推进人才价格与价值对接。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大胆、全身心地开展工作。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14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脱贫工作更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在当前紧要关头,考验着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担当。我们要闻令而动,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持续用力解决扶贫领域政治担当、精准施治、监督保障等方面问题,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党委政府及主要负责人要牢牢牵住“牛鼻子”,切实负起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既挂帅、又出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扶贫工作的职能部门要管好自己的“责任田”,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仅要做到该干啥就干啥,还要做到干好啥。各级党员干部要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对各行业扶贫部门、乡镇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情况开展集中监督检查,重点督查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乡村基层直接责任落实情况,一线看党员干部是否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对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等问题,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脱贫攻坚,越是紧要关头、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突击式脱贫”“材料式脱贫”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发生。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建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直查快办、约谈提醒、情况通报等制度,构建与扶贫领域各职能部门信息共享、情况互通、线索互移的监督机制,曝光典型案件,时刻拧紧党员干部帮扶脱贫的责任弦,让党员干部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当“翘脚老板”,不做“甩手掌柜”,心无旁骛投入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际工作中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聚焦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如期脱贫。同时,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要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稳定住、巩固好脱贫成果。纪检监察机关要较真碰硬“督”,着力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保持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情况、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严肃问责,聚焦扶贫领域中专项资金使用、扶贫工程项目建设、扶贫领域中的为官不为等重点方面突出问题亮剑示警,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保障扶贫政策的落实。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15

越是攻坚时刻,越需要思想引领;越是应对变局,越需要核心领航。6月9日县委书记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培训班在省委党校开班。县委书记是抓脱贫攻坚的一线总指挥,扶贫思路、效果都与其决策有着紧密联系,其思想上松一尺,一线干部落实行动就会慢一丈,在这特殊的时候,组织此次培训班无疑于是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思想的一针强心剂,更好打赢脱贫攻坚的指路灯,广大党员干部也须积极加强学习,紧跟步伐,坚决打赢打好防控疫情影响风险“阻击战”、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歼灭战”。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理论学习。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不断学习新的政策、扶贫知识,用理论武装头脑,为实践打下基础。

坚持从严要求,落实真抓实干。一方面,各级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扶贫工作不能留在面上,不能走马观花,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另一方面,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考核评估要严、要真,不能使扶贫成为纸上扶贫、资料扶贫、数字脱贫,要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攻坚成效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20__年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乃至全球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的发生使常规工作有了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发展延缓;20__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的一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克服疫情影响,不断提升自我,用纯洁的思想品质、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大的工作能力开展扶贫工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一手抓防控,一手促发展,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2023陕西考察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16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督查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利剑之一,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级党组织要督在实处,察在要害,使脱贫路上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实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盯紧“时间表”,严督脱贫“进度条”,防止脱贫路上“慢作为”。“到20__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20__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清零战”任务艰巨、压力重大、时间紧迫,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倒计时”,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后,各级党委政府根据脱贫目标任务要求,排出了攻坚“时间表”,挂图作战。各督查部门要严格对照预期目标,对标时间节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推诿拖沓的“慢作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立说立行,紧锣密鼓推进脱贫攻坚“进度条”。

瞄准“任务书”,深督脱贫“责任链”,杜绝脱贫路上“乱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的脱贫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前,部分未脱贫地区和未脱贫人口面临着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出行难等不少急需解决的难题,部分已脱贫地区和已脱贫人口存在着就业不稳定、产业不持续、返贫风险高等问题。“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党员干部越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各督查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对照责任清单,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弄虚作假的“乱作为”,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务实笃行,苦干实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扣紧脱贫攻坚“责任链”。

聚焦“硬杠杠”,实督脱贫“成果表”,整治脱贫路上“不作为”。“确保20__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脱贫攻坚的底线目标任务,也是评判脱贫攻坚战是否全面打赢的硬指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指标,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清除最后的“拦路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各督查部门要全面对标脱贫底线标准,紧盯核心指标,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敷衍塞责的“不作为”,以“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责任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读书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工作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军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