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精选 > 价值观心得体会(4篇)

价值观心得体会(4篇)

   来源:文书咖    阅读: 2.0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目录2017价值观心得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心得体会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实,刚拿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就一个感觉:疑惑!因为一直以来会觉得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心认为只要用心教好书才是最主要的职业追求。对于国家大事和国家政治,离我们普通生活是有一定的距离感的,有的通过网络等途径还会知道些皮毛,有的甚至完全不理解。所以,我就开始上网查询,问身边的老师,朋友,赶紧给自己科普这些知识。那么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摆在我的面前,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价值观心得体会(4篇)

何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过各种渠道的学习,我认为其实借用以下这24个就能很好的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短短的清楚明了且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尤其对于我们这些站三尺讲台的教师来说,我们不就是在追求平时教学中用极简的方式方法给孩子们教授一种知识么,相比冗长专业的名词堆砌起来的那些话,这些更适合孩子们了解熟知,最后做到遵循。

仔细端详,不难发现,国家领导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的中心词应该在“价值观”。我个人认为价值观就是人作为个体的一种价值取向,做事做人的态度。那么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回过头再看看刚才的24个。我们就会明白,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分别对于自身、对于整个社会,对于我们任何一个普通大众的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提出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样一来,不仅我自己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好分享给我的学生们。那么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摆在我的面前。

教师为何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首先是一个公民,其次才是一名教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国家提出的对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求。仅仅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就应该竭尽所能实现这些价值准则目标。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已经熟知师之德乃教之魂,并且很清楚教师所担当的角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一个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它既平凡又伟大。所以,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其社会地位和职业特点就已经决定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国家的这个奋斗目标。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首先,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还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和祖国的关系,就像是孩子和妈妈的角色。先有国才有家,才会有个人的发展。

时刻提醒自己,提醒孩子们,我们要像热爱自己的妈妈那样热爱祖国,才会努力为祖国的富强添砖加瓦,祖国才会强大,相反,祖国富强了,我们才会生活安稳幸福。这将是一个很美好的良性循环。祖国不能没有我们,我们更不能没有祖国妈妈的庇护。

其次,教师要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这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保障,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做任何职业,在任何岗位,我们都应该爱岗敬业,更何况教师是一个不一样的职业选择。对于我来说,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准则。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我对我的职业选择无怨无悔,尤其是每当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的时候。我会体会到在其他任何领域都无法触及的深刻感受。那是一种不掺杂任何虚假的被认可。教师跟其他职业不一样,选择教师作为职业,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一份使命,踏上这条道路,就预示着我们要走向不一样的价值取向。潜心教书,用心育人。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再次,让正确的价值观走进课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从内心深处清楚的体会到,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最根本的地方开始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远离现在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虚而不实,烦躁飘渺的社会风气。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将课堂作为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走进教材,走进孩子的课堂。

就是因为这次比较透彻的学习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我也跟孩子们一起组织举办了一次以“我们是否应该扶起跌倒的老人”为主题的中英文话题分享探讨活动。很显然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孩子们其实内心还是很纠结的,有的会说不扶,有的说先观察,找个证人再说。有的说直接报警或者打120。更有一些比较偏激的孩子说肯定是骗子,躲开为妙。只有个别学生义无反顾的说先救人。通过这次探讨活动我更明白价值观引导对于孩子们来说多么重要。我们作为跟孩子相处最多,对孩子来说意义不一般的人来说,我们此刻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担当一个批判的角色,而是正确的引导孩子们。

总之,通过我自身的学习,和几次比较浅显的实践活动的进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队伍中不仅不可或缺,还担当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我身为这其中的一份子,一定要发挥好我们的作用。会更努力做好教师这份事业。努力实现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准则目标的同时,从实践中努力引导孩子们自主认知,判断,最终遵循正确,积极的价值取向。从而从最基层,最根本的地方实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伟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个人2017价值观心得体会(2篇) | 返回目录

党的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齤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用24个,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近期,院、科分别组织了对这一重要论述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鼓舞人心的价值理想,是中国梦的核心。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创造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发展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都很重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基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xx大以来,我们党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多次强调这一价值目标。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

爱国、敬业、诚齤信、友善,是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看似简单的8个,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齤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国家层面上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目标及愿景;社会层面上的价值观,为实现国家层面的目标提供良好背景和立足点;公民层面的良好价值体系的建立,才能真正促进并体现出社会及国家整体的进步。xx同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这一重要论述,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可以说,这一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有望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成熟、完善。

联系自身实际,不论是作为公民个体,还是社会和国家的一员、党的一份子,要学习并很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诚齤信友善,遵纪守法,传承民族传统美德,遵守医德,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及服务能力,学习组织、管理能力,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去,为党及国家奋斗目标、为中国梦而努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心得体会2017价值观心得体会(3篇) | 返回目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贵在践行,难在坚持。人们不仅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历史渊源、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还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是什么呢?XX年5月4日,xx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从个人的德的认识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认清人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认识个人的德,首先要认清“人是什么?”也就是人的本质问题。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中,个人的本质不仅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社会性,更具有人性。个人是历史进程中的人,是不能够脱离社会存在而离群索居的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的人。因此,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必须借助于集体的力量。按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求人们信奉和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主要有三个维度:最高层面的无私奉献、一心为公;中间层面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最低层面的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因此,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要避免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侵袭,要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准绳,秉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

从社会的德的认识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认清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好道德的发展问题。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有其发生过程和演进脉络的。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与这五个社会形态相适应,道德也先后出现了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这深刻反映出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那么,何谓社会主义道德?我们认为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是对西方先进道德理念的吸收和借鉴。它是人类道德遵循规律要求、合乎规范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已往全部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可以说,人类道德的发展既是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论内核就是无产阶级的道德,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最高尚、最纯洁、最迷人、最美丽的道德。这种道德是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革命性的、革新性的道德。它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们通晓社会主义道德的历史方位,遵守社会主义道德的普遍要求,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沿着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地向更高层次的共产主义道德攀登,努力成为树立、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先锋。

从国家的德的认识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处理好道德的承扬问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基,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软实力,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民族特色的重要基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积淀,成为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养料和美丽瑰宝。可以说,这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强烈彰显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开拓创新。因此,在思想多元多变、思潮交织交锋的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虚无论”和“复古论”两种错误思想倾向。同时,在对待西方其它民族或国家的外来文明成果方面,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批判基础上进行辩证地吸收和积极地创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名副其实的“兴国之魂”。

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2017价值观心得体会(4篇) | 返回目录

xx同志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深入研究阐释,推动核心价值观通俗化、大众化;广泛传播普及,推动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注重实践养成,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抓好结合融入,推动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三个倡导”正日益深入人心。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文化建设为基础。XX年以来,浙江省围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以此为依托,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融入农村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科学普及、继续教育、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05家,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实现中心村全覆盖。农村文化礼堂已逐步成为对农民群众具有较强感召力的共同精神家园,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注重价值引领,丰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

农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也应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受益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目前,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6万多元。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等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是急剧变化的时代,越需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浙江省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推动单纯文化活动场所向综合精神家园“华丽转身”,面向农民群众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乡风文明弘扬、文明礼仪教化、文化知识传授,着力丰富和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强调以“理”为先。在农村思想文化这块阵地上,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必然去占领;真善美不去占领,假恶丑必然去占领。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浙江省坚持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摆在突出位置,建“红色殿堂”,种“红色细胞”。一方面,推动教育教化进礼堂。在文化礼堂里设置讲堂,把中国梦宣传、形势政策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讲故事”“拉家常”,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为中。另一方面,推动礼节礼仪进礼堂。举办升国旗、奏国歌等活动,创设村干部集体就职礼、新兵入伍壮行礼等创新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切实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突出以“德”为要。当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大幅改善,农民群众文明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仍有不同程度表现。浙江省十分注重农民群众“德”的养成,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推动“最美浙江人”巡回报告进礼堂,组织道德模范、好人好事、“文明示范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并举行经常性的道德宣讲活动,全面展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事例和农民群众身边的“最美人物”,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坚持以“智”为基。积极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进文化礼堂,定期对农民群众开展科学知识、实用技能、法律常识、健康生活等的教育培训。利用文化礼堂的文化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各种载体,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在“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工作中,注重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这些举措,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把“文明”的种子种进农民的心田,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提升整体效用,建设有效管用实事工程

任何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生产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些年,各地建了不少文化设施,但有些设施没能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融合,利用率不高,影响了实际作用的发挥。浙江省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坚持“建、管、用”一体化思路,突出内容为魂、服务为王,运用好各种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有标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之所以弱,很大程度上就弱在缺乏最基本的设施。浙江省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把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制定“五有三型”(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的标准,推动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建一个成一个。各地在坚持“五有三型”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群众需求等多种因素,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在建筑风格、展示内容、活动样式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形成属于这个村子独特的集体记忆,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承载乡愁、展现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村庄客厅”。

“管”有队伍。以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关键是落实人员保障,解决好“有人办事”问题。浙江省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高度重视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育和使用,组建农村文化礼堂工作指导员、管理员、志愿者三支队伍,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全省各地层层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专家指导团和工作指导员,确保方向不偏、标准不降。每个文化礼堂基本都配备了一名懂文化、会管理、热心文化事业的专(兼)职管理员,使礼堂真正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重视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动员他们投身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目前,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工作有指导员1741人、管理员1397人、志愿者4805人。

“用”有实效。近年来,浙江省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惠民工程,但建设高水平、可持续、更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而不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浙江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文化惠民作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惠民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强化菜单式的“送”,把群众“要”文化和政府“送”文化匹配起来,推进“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平台建设,明确政府要提供什么、提供多少文化服务,做到全省“一张网”。另一方面,致力于自主性的“种”,广泛开展“种”文化活动,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团体,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文化礼堂不但成为承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的有效载体,而且成为在农民群众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各类资源统筹整合利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培育和弘扬的合力。农村文化礼堂作为一项具有鲜明价值导向、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综合性文化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周期性长,需要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工作推进形成一盘棋。浙江省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关键,确保工作可持续推进。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十分重视,省政府连续两年将其列为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专门成立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市、县各级都形成了由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财政、农办、党史、国土资源、建设、体育、文联、科协、档案、文物、方志办等部门不仅做好“加法”,不加牌子加内容,在志愿服务、乡村旅游、科学知识普及、村落文化挖掘等方面给予支持;还做好“乘法”,相互之间协作联动,形成品牌活动,产生“叠加”效应。

文化资源拧成一股绳。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了一套以部门分割和行政层级为主要导向的文化资源供给体系。这一传统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不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浙江省按照农村文化综合体的要求,整合了原有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未成年人“春泥计划”、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宣传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设施场所的综合利用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把资源配置倾斜到基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把活动载体落实到基层的有效抓手,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做到全覆盖、保基本。

考核评价绘成一张表。浙江省把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队伍的重要依据,纳入文明县(市、区)、文明村镇、文化先进县(市、区)、文化强镇、文化示范村创建等相关评价体系。同时,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统筹整合考核评价资源,促使相关部门和单位最大限度地为农民群众带去更多、更丰盛的精神食粮,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读书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工作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军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