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12篇)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来源:文书咖    阅读: 9.6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编排了三个单元,共12课主题活动,约30课时,每周上3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 我的家人与伙伴

第二单元第5—8课 走进大自然

第三单元第9—12课 健康生活每一天

二、教学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 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二、教材内容分析

1、第一单元《春天的歌》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朗诵、绘画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春天给予人类的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感,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能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从不同途径收集信息”;“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等目标。

2、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抽取学购物、进厨房、对待生病、接待客人四个方面来具体地构建儿童当家的过程。

3、第三单元《我在班级中》从“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我帮你,你帮我”、“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我们共庆六一节”四个方面来立体地呈现班集体生活的乐趣。

4、第四单元《快乐的学习生活》在设计上以学习兴趣为中心,并试图打破将学习仅限于课堂的狭义学习观,侧重对儿童进行愉快积极、负责任、有创意的生活主题教育,从而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做事用心”,“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高兴地学”,“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等目标。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目标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3、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了解丰富的学习途径。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有效性。

3、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每单元3课,并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具体特点如下: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突出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全册教材重点、难点: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介绍父母在家做的饭菜,感受父母的辛勤哺育和无私关爱,感受家庭生活的和睦和温馨。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有两件宝:大脑和双手,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4、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品德与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知识与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养成习惯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充分备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进行教学。

3 、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 (第1——4周)

(1)萝卜白菜我都爱 2课时 (2)我设计的午餐 2课时 (3)小心,病从口入 2课时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 (第5——8周)

(1)我有两件宝 2课时 (2)做个小玩意儿 2课时

(3)打扮我的小天地 2课时 机动 2课时

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 (第9——11周)

(1)绥德朋友多 2课时 (2)你真行 2课时(3)我们一起成长 2课时

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 (第12——14周)

(1)你留心了吗 2课时 (2)我的问题卡片 2课时 (3)到哪儿找答案 2课时

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 (第15——17周)

(1)让我走近你 2课时 (2)美丽的生命 2课时 (3)我能做什么

第18、19周 复习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的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出适当关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持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三、学期目标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家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呼劳动技能。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并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2、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让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形成一个连续的过程。

3、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5、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6、重视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对于点点滴滴进步时时给予关注。教给学生各种学习的方法,如课堂内各种形式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成人指导下,进行多种渠道的资料调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讲故事,用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重点,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使他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习方式„„他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然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去适应,否则很容易给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等不良情绪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这就要老师有耐心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局限,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并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那么老师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三、教材的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适当关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四、学期目标:

1、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教法设想:

1、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念、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5、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6、重视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对于点点滴滴进步时时给予关注。教给学生各种学习的方法,如课堂内各种形式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成人指导下,进行多种渠道的资料调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讲故事,用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6

一、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线,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突出了生活教育的内容。

1、教材编排遵循的是儿童生活的逻辑。

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小朋友们已经养成了初步的行为习惯。在新学期里,他们将继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引导小朋友乐于帮助他人,使小朋友生活得更加健康和快乐。

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教材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其中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儿童家庭的组成,与儿童共同生活的成人的教育态度、方式、价值观以及家庭日常的生活习惯、气氛、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与家庭合作,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儿童在和谐、民主、温暖的家庭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关爱,学会负责,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关注儿童生活好习惯的养成。

例如第二单元《红绿灯的悄悄话》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娓娓道出红绿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以正确的科学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要加强自我保护,在保护中快乐地生活。

3、教材注重和突出培养儿童的爱心等品德教育观。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但也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生活德育存在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要在发展学生内在的德性上下功夫。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如第一单元《天天都快乐》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互助中学会爱,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

4、教材体现儿童个体与自然的内在整合。

儿童生活是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儿童生活充满着乐趣和色彩,充满着想象和创造。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第三单元《迷人的夏天》让儿童在衣食住行中感知夏天,在观察和经历夏天中学习科学、学习生活,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指导儿童能在生活中学习,又在学习中生活,才能真实地感受生活和创造生活。儿童将迎来小学生活中的第一个暑假,准备升入二年级。暑假生活中小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因此,科学、合理地指导小学生愉快地过好第一个暑假,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期教学目标

1.感受新学期的变化,情绪积极、精神饱满地迎接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形成积极的自我期待。

2、喜欢和同学、老师一块学习和游戏。

3.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习惯。

4、学习与同伴协商、合作地做事,认识到与人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保障。

5、爱护公物,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6、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自觉遵守规则,学会保护自己。

7、感受自然,乐于探究,认识季节特征,了解天气、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8、学习观察、收集、整理生活信息和资料,并能简单初步地运用。

三、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我将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4、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5、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7

一、学情分析: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习方式……他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然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去适应,否则很容易给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等不良情绪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这就要老师有耐心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局限,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并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那么老师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帮助新生形成对入学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缓解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入学不适应”现象。逐步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愉快、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第二单元 学校的一天: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本单元以“上学的一天”为主线,按照上学路上→学校生活→放学的线索展开,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家”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儿童对“家”有着很深的情感依恋。要培养儿童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存能力,从儿童的情感入手、从儿童对“家”的热爱入手是十发明智和有效的。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儿童了解冬天里的自然现象。知道当冬天到来时,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对动植物的活动、人类生活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儿童通过亲身做、实际的体验产生对冬天的热爱,让儿童了解各地冬天不同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同时引导学生探索了解“冰是怎么来的?”的科学道理,并尝试做一个小实验和一个美丽的冰饰,以激发儿童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冬天。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安排了新年联欢活动,鼓励儿童通过各种途径作好新年联欢活动的准备,并积极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主动参加活动,实际地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除此外还可以组织堆雪人、做冰饰、滑雪等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感受冬天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感受学校环境的美好、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并乐于与新同学、新老师交往。

2、了解并遵守交往和活动中的规则和纪律,初步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环境,逐步熟悉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单元:

1、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初步养成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的习惯。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初步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知道上学不迟到,应该提前做好上学的准备,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情,遇到危险会自救。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的纪律。

第三单元:

1、熟悉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学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能体验到长辈的关爱,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幸福。

2、关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能主动为他们着想。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对长辈的爱,用行动表达对长辈的爱。

3、了解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能从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中感受到家人的爱。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初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孝敬长辈,关心家人。

第四单元:

1、通过了解祖国各地和家乡冬天的迷人景色,养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感受自然的美。在创造性的观察体验活动中,产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喜爱并积极参加过新年这样的庆祝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气氛和美好快乐的心情。

2、初步养成健康生活必需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新生长辈、礼貌待人等良好习惯。

3、在主动参与和亲自动手活动中,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安全防护的能力。了解有关冬天的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重点:

1、 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 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体纪律。

3、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4、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难点:

1、 能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4、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5、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第二单元 学校的一天

重点:

1、 珍惜自己的生命,初步形成自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初步养成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的习惯。

3、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纪律。

难点:

1、 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初步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2、 知道在上学、放学路上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情,遇到危险会自救。

3、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纪律。

4、 能体验到有序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心情及好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重点:

1、 学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

2、 能体验到长辈的关爱,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幸福。

3、 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对长辈的爱,用行动表达对长辈的爱。

难点:

1、 能从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中感受到家人的爱。

2、 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初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孝敬长辈,关心家人。

3、 在活动中初步学会观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锻炼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

重点:

1、通过了解祖国各地和家乡冬天的迷人景色,养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感受自然的美。

2、初步养成健康生活必需的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养成新生长辈、礼貌待人等良好习惯。

3、了解有关冬天的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

难点:

1、 在创造性的观察体验活动中,产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 初步养成健康生活必需的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养成新生长辈、礼貌待人等良好习惯。

3、 在主动参与和亲自动手活动中,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安全防护的能力。

4、 通过了解、收集有关材料的活动过程,体验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信息。能尝试进行小观察、小实验等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活动成果。

五、教学措施: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收集一些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多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3、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等。

教学进度:略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8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整体看学生还是很活泼。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冬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一些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寒冷的冬天,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7、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8、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 新-课-标-第-一-网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1 我上学了 第一周 2课时

2 认识新朋友 第二周 2课时

3 走,看校园去 第三周 2课时

4 参加升旗仪式 第四周 2课时

第二单元 学校的一天

5 早早起,上学去 第六周 2课时

6 课堂上 第七周 2课时

7 课间十分钟 第八周 2课时

8 放学啦 第九周 1课时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9 说说我的家 第十周 1课时

10 爱心伴我长大 第十一周 2课时

11 把我的爱传给大家 第十二周 3课时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

12 北风吹,冬天到 第十三周 2课时

13 冰雪世界乐趣多 第十五周 2课时

14 庆元旦,迎春节 第十六周 2课时

整理与考查(机动) 第十七十八周 4课时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

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上学真快乐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

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

3、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

4、学习收集有关资料。

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1、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3、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

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五单元:冬爷爷来了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了解我们的学校

第三周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第四周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第七周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机动)第八周我爱秋天

第九周和秋天一起玩

第十周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我的家

第十三周我是家里的小主人第十四周好玩的冬天

第十五周奇妙的冬天

第十六周新年到了

第十七周过新年

第十八周送给新年的礼物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考试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情分析: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习方式……他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然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去适应,否则很容易给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等不良情绪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这就要老师有耐心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局限,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并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那么老师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帮助新生形成对入学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缓解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入学不适应”现象。逐步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愉快、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第二单元 学校的一天: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本单元以“上学的一天”为主线,按照上学路上→学校生活→放学的线索展开,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家”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儿童对“家”有着很深的情感依恋。要培养儿童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存能力,从儿童的情感入手、从儿童对“家”的热爱入手是十发明智和有效的。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儿童了解冬天里的自然现象。知道当冬天到来时,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对动植物的活动、人类生活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儿童通过亲身做、实际的体验产生对冬天的热爱,让儿童了解各地冬天不同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同时引导学生探索了解“冰是怎么来的?”的科学道理,并尝试做一个小实验和一个美丽的冰饰,以激发儿童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冬天。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安排了新年联欢活动,鼓励儿童通过各种途径作好新年联欢活动的准备,并积极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主动参加活动,实际地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除此外还可以组织堆雪人、做冰饰、滑雪等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感受冬天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感受学校环境的美好、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并乐于与新同学、新老师交往。

2、了解并遵守交往和活动中的规则和纪律,初步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环境,逐步熟悉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单元:

1、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初步养成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的习惯。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初步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知道上学不迟到,应该提前做好上学的准备,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情,遇到危险会自救。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的纪律。

第三单元:

1、熟悉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学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能体验到长辈的关爱,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幸福。

2、关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能主动为他们着想。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对长辈的爱,用行动表达对长辈的爱。

3、了解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能从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中感受到家人的爱。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初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孝敬长辈,关心家人。

第四单元:

1、通过了解祖国各地和家乡冬天的迷人景色,养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感受自然的美。在创造性的观察体验活动中,产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喜爱并积极参加过新年这样的庆祝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气氛和美好快乐的心情。

2、初步养成健康生活必需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新生长辈、礼貌待人等良好习惯。

3、在主动参与和亲自动手活动中,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安全防护的能力。了解有关冬天的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重点:

1、 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 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体纪律。

3、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4、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难点:

1、 能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4、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5、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第二单元 学校的一天

重点:

1、 珍惜自己的生命,初步形成自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初步养成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的习惯。

3、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纪律。

难点:

1、 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初步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2、 知道在上学、放学路上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情,遇到危险会自救。

3、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纪律。

4、 能体验到有序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心情及好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重点:

1、 学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

2、 能体验到长辈的关爱,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幸福。

3、 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对长辈的爱,用行动表达对长辈的爱。

难点:

1、 能从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中感受到家人的爱。

2、 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初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孝敬长辈,关心家人。

3、 在活动中初步学会观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锻炼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

重点:

1、通过了解祖国各地和家乡冬天的迷人景色,养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感受自然的美。

2、初步养成健康生活必需的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养成新生长辈、礼貌待人等良好习惯。

3、了解有关冬天的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

难点:

1、 在创造性的观察体验活动中,产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 初步养成健康生活必需的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养成新生长辈、礼貌待人等良好习惯。

3、 在主动参与和亲自动手活动中,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安全防护的能力。

4、 通过了解、收集有关材料的活动过程,体验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信息。能尝试进行小观察、小实验等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活动成果。

五、教学措施: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收集一些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多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3、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等。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11

一、学生情况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的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出适当关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持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三、学期目标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家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呼劳动技能。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并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2、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让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形成一个连续的过程。

3、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5、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6、重视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对于点点滴滴进步时时给予关注。教给学生各种学习的方法,如课堂内各种形式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成人指导下,进行多种渠道的资料调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讲故事,用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上学真快乐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

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

3、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

4、学习收集有关资料。

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1、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3、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

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五单元:冬爷爷来了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了解我们的学校

第三周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第四周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第七周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机动)

第八周我爱秋天

第九周和秋天一起玩

第十周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我的家

第十三周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第十四周好玩的冬天

第十五周奇妙的冬天

第十六周新年到了

第十七周过新年

第十八周送给新年的礼物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考试

学校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计划
班主任工作计划
大学生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