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工作总结 > 商务工作总结 > 市2023商务年终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精选3篇)

市2023商务年终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精选3篇)

   来源:文书咖    阅读: 3.0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市2023商务年终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 篇1

今年以来,我局在乐清市委、市政府和温州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精准把握、抢抓机遇,始终以新常态的视角去审视当前发展形势,把握有利时机,深入谋划部署,全面推进商务各项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市2023商务年终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精选3篇)

一、主要指标

20xx年1-12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2.21亿美元,同比下降0.53%;其中出口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进口0.79亿美元,同比下降56.4%;限上社会消费品消零售总额108.37亿元,同比增长14.4%;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201.25亿元,同比增长9.0%;实际利用外资9258万美元;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家;网络经济工作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消费需求、助推实体经济的全面发展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服务企业,确保外贸出口稳增长

一是落实对外贸易扶持政策。修订了《乐清市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扶持意见》,每年安排2800万元左右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完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审核工作,落实各类境外展览、产品认证、注册商标等项目共491个,兑现资金达2245万元,落实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项目和进口促进项目的补助资金236万元。二是精心组织各类展会。委托上海米奥兰特国际展会公司组织企业参加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际市场的展会,鼓励企业参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出口空间,今年7-8月份,成功组织了在巴西、印度举办的中国电工电气品牌产品展览会,突出宣传展示乐清的电工电气品牌产品。三是抓好对外贸易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省级低压电器出口基地建设,现已建成产品公共测试服务平台3个、产品公共研发平台1个、人才培训和信息服务平台1个,落实省级补助资金143万元。四是被评为全省10个创新驱动发展拓市场试点示范市县之一,优选出7家出口龙头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组织管理为创新内容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二)优化外资外经管理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以引进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为重点,推动我市传统产业提升。通过“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等多种途径实现我市民营企业与境外跨国集团、国际著名企业的对接,促进我市产业提升和转型。一是抓好重点外资引进项目的服务工作,对正大集团的乐清市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台资童乐医院等项目积极沟通,主动为项目的审批服务,目前正大新生活城市综合体项目已经完成报批程序,建立了物业管理公司,累计完成投资外资15544万美元,已开始进场施工。台资温州童乐医院项目外资125万美元也全部到位。二是抓好外经管理工作,大力促进境外投资。积极做好境外制造业投资、境外加工贸易、境外资源开发和境外承包工程等项目的服务工作,去年人民集团等对外投资企业,累计投入资金4064万美元。

(三)促消费保民生,不断提升商贸流通发展水平

一是出台促进消费扶持政策。出台了《关于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落实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优化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城镇超市设立生鲜农产品“放心柜”工作,按省级要求我市建设了6个“放心柜”项目,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并开展“农超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的顺畅销售。三是做好促消费活动。根据我市消费特点,进行组织策划专题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有关商务企业(协会)开展大型的促销活动,如:乐清市汽车行业协会和电器行业协会,开展的展销会,节假日累计成交额上亿元。四是推进商贸项目建设。新建成的永达路捷和华星奔驰两家4S店拉动全市限上汽车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3%;服务好乐清市商贸中心(南虹广场)项目,项目用地面积91.8亩,总建筑面积32.6万平米,总投资49.6亿元,目前项目主体部分已经开始试营业。

(四)抓好网络经济发展工作,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网络经济是乐清转型发展的“一号新产业”,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新引擎,是助推乐清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当前做好网络经济工作尤为重要。一是组建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于10月31日,召开了全市网络经济发展推进大会,成立了网络经济发展局,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发展目标。二是打造电商园区平台。新建了华仪电商产业园以及巴度电商孵化园,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为推进乐清电商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三是打造阿里巴巴乐清产业带。我市着力打造国内最大的电工电气为主的产业带,目前已经正式上线运营,首批入驻企业1908家,完成目标任务。四是完善扶持政策。根据乐清电子商务实际情况,完善网络经济扶持政策,出台了《乐清市关于加快网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乐清市网络经济发展扶持细则》,进一步集聚和培育我市网络经济企业,优化网络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五是组建行业协会。由兴乐集团牵头,加速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网上市场与传统市场的融合,鼓励小微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及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并组织龙头企业牵头筹建乐清市网络经济联合会。六是开展网络经济人才培训。我局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乐清春华培训学校和市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分镇(街)、分区域进行电子商务普及培训,今年已经完成培训任务2.5万人次。

三、明年工作思路

20xx年我局的总体思路: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按照“加强外贸出口,促进消费增长,提升外资外经,发展网络经济,打造效能机关”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推进商务工作新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拓展出口空间,推进外贸工作的新水平

一是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在努力稳定欧美市场的同时,以境外展览、贸易促销等多种形式,深入拓展南美、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培育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各类新型市场开发渠道,推广和深入培训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二是抓好出口基地和外贸公平服务平台的建设。不断加强省级低压电器出口基地,温州市电子元器件出口基地的建设。完善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产品性能试验与质量检测、信息交流与人才培训等三大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市财政安排外贸政策扶持资金2800万元,对各类境外展览、产品认证、出口信用保险和外贸平台服务等给予扶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开拓境外市场、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外贸出口。

(二)增强服务质量,推进外资外经工作的新提升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包装,梳理调整和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招商活动,努力再引进一批优质外资项目。同时切实做好已签约和意向性外资项目落地建设工作,完善对重大外资项目的全程跟踪服务,落实招商引资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市领导联系挂钩和行政审批代办等各项制度,营造良好项目落地环境。二是做好展会平台搭建。利用厦洽会、乌洽会、东盟博览会等平台,积极宣传、推介乐清,让更多的外企了解乐清,到乐清投资。通过各类境外投资说明会和专项境外考察活动,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国外投资环境和国外企业的发展情况,推动企业“走出去”。

(三)优化服务水平,促进消费需求的新增长

一是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根据乐清实际情况,对各片区服务业发展进行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推进农村流通网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农产品生鲜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三是做好活动促消费。突出节假日主题活动和各类购物节活动,培育消费热点。

(四)积极科学谋划,推进网络经济的新发展

1.编好一个规划。根据我市经济特色和市场集群优势现状,编制全市网络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市网络经济发展描绘宏伟蓝图。

2.抓好两网建设。通过网上建设阿里巴巴乐清产业带,网下建设现代化物流网络,打造良好的网络经济发展环境,推进乐清电子商务发展。

3.推进三大平台。一是整合产业集群优势,积极推进我市电商联盟平台建设,在各个产业依托行业协会打造若干个“行业电商联盟平台”;二是通过完善交通、生活等配套设施,打造我市集第三方交易、电商服务、物流、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产业园;三是充分利用我市外贸基础,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培养大型外贸电商企业,打造乐清跨境电商平台。

4.建立四项机制。

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确定重点工作内容,细化工作任务,定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二是建立电商行业统计机制。将电子商务行业单独作为一个统计项目,积极会同统计等部门做好我市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统计工作。三是建立诚信保障机制。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客体及交易过程基础信息的规范管理与服务,组织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服务试点工作。四是建立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加强点对点辅导与针对性扶持,大力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示范平台和示范镇街,带动我市电子商务全面发展。

5.推进五大工程

一是电商兴农工程。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依托综合服务平台承建企业,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和配送服务中心,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电商拓市场工程。以“阿里巴巴乐清产业带”建设为主要抓手,探索我市网络营销体系建设。依托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带,引导中小网商由实体市场采购向网络采购发展。三是电商便民试点工程。针对城乡居民网络购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推进城市社区网络商品投送公共设施,引导社会资金建设智能化第三方社区公共投递平台,提高消费者网络购物便利程度和积极性。四是专业市场电商化工程。鼓励我市的专业市场通过自建门户信息网站、与阿里巴巴合作或者建设标准化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等方式电商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五是人才培育工程。依托我市各职业院校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培训机构,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培训机制。积极同温州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一批网络经济急需的实用人才。真正使电商人才进得了、留得住、用得上。

市2023商务年终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 篇2

20xx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商务发展面临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以及深化改革的多重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支持下,全市商务系统坚定目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商务领域“拓市场、促消费、扩投资、创优势、优服务”工作,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要求,商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亮点纷呈,惠民成效明显,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趋势。

消费实现较快增长。全口径和限上社零总额分别实现3349.6亿元和1695亿元,增长12%、15.3 %,均排名全省第一。期间,我市社零年均增速14.5%,较同期GDP高出6.2个百分点。

外贸总额突破千亿。进出口实现1004.7亿美元,其中出口714.3亿美元,进口290.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连续三年突破千亿美元。期间,进出口和出口平均增长3.9%和6.6%。

外资实现持续发展。合同、实际利用外资76.54亿美元和42.34亿美元,分别增长9%和5.2%。全市19个重点开发区域实际外资占比全市65.5%。期间,合同、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3.9%和12.7%,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家,三产外资占比提高15.9个百分点。

对外投资再上新台阶。境外中方投资25.11亿美元,增长36.6%。累计中方投资100.1亿美元,成为全国第4个境外投资超百亿美元的副省级城市。期间,累计中方投资比上五年增长4.8倍,批准境外企业和机构1024家,分布116个国家和地区。

外包继续快速发展。承接服务外包和离岸外包186.22亿元和12.79亿美元,分别增长32.4%和40.6%,离岸外包突破10亿美元实现新突破。期间,服务外包和离岸外包年均增长32.39%和46.32%。

网络零售加快支撑。电商交易额突破6000亿元,网络零售额703.9亿元,同比增长59.72%,高于全省平均17个百分点;居民网络消费额586.9亿元,同比增长33.53%。

20xx年,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商贸流通改革。贯彻国务院加快流通现代化改革精神,研究制订我市商贸流通业健康发展意见,初步形成“以服务中心为龙头,35个站点为支撑”的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名品进名店”,组建宁波市名特优商品中心,43家优质农副产品企业入驻,新增浙江老字号1家。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鼓励重点零售企业实施线上线下融合,设立进口商品内销渠道。推动菜篮子绿通车同城配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菜篮子生鲜配送资源。

(二)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推进“乡镇商贸中心工程”建设,28个重点镇的乡镇商贸中心基本形成,深入实施“社区双进工程”,全市有183个社区被认定为市级商业示范社区,建成国家级特色街2条,市级商业特色街42条,认定市级示范社区邻里中心2个,全市有连锁直营店425个,行政村覆盖率16.9,居全国前列。加快电商发展,突出农村电商重点,农村服务网点超过1500个,实现重点行政村全覆盖。加强电商基础体系建设,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组建产业发展基金,全年培训电商人才9000人次。编制宁波市月光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月光经济核心区提升计划,培育市级特色夜市街区10个、命名月光经济重点活动和夜市街区品牌活动22个,老外滩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鼓楼沿被评为省级特色商业街区称号。

(三)着力加强民生供应保障。深入实施菜篮子三年行动计划,抓好货源供应保障,全年猪肉、蔬菜、水产品、豆类制品供应量整体实现5%的增幅。完成省政府实事工程31个省级放心农贸市场、40家生鲜农产品“放心柜”、市政府32家平价供应点、20家放心菜市场的创建工作任务。组织全国追溯系统现场会,我市肉菜追溯体系走在全国前列。扎实做好节期灾期保供,圆满完成“灿鸿”、“杜鹃”台风和极寒天气等应急保障工作。牵头做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有效推进商务诚信建设。

(四)积极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培育外贸实力效益企业,开展全市外贸企业服务月、外贸保千亿攻坚战等活动。加强市场采购模式、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跨境电商等外贸新模式培育、申报工作。深入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落实外贸企业减负工作。加快服务外包建设,被国家认定重点文化贸易企业11家,提升四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产业聚集,离岸外包占全市比重65%,继续做好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申报工作。

(五)着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制定重点产业招商计划,修编投资指南,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开放,成功引进2个世界500强项目,首家中外合资养老项目和首家台资银行项目成功落户,新批1亿美元以上项目16个。实施全市重点开发区域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慈溪出口加工区、梅山保税港区海关特殊监管区整改,以及江北电商园升级工作。加快国别园、生态园等园中园建设,中意生态园、新加坡丰树现代创新产业基地、中东欧宁波产业园、北欧工业园、宁海中瑞科技园建设等有序推进。

(六)不断深化走出去促进工作。出台对外投资合作重点区域风险信息预警机制,启用宁波对外投资合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境内外举办走出去推介活动10余场,组织甬企与央企开展业务项目对接。认定培育贸易营销、资源开发和生产制造基地15个。加快推进境外工业园建设,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的公共平台,创造企业抱团出海工作基础。圆满完成国家援外培训项目5个,累计培训国别达到107个。

(七)务实开展商务改革创新工作。落实市委深化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和争创宁波自贸区等三项重点改革项目,组织实施对接上海自贸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提出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中东欧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创新试点方案。修订完善商贸流通改革、月光经济建设、加快电商换市、扩大进出口、促进大项目招引、拓展境外合作等系列促进政策文件。组织完成“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商贸流通、电子商务三个市级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市级和委机关重点课题20个。推进商务机构改革,完成集中办公,有序推进内外贸易一体化建设。

(八)扎实推进商务队伍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扎实抓好机关干部思想理论武装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完善商务权力清单,行政审批办结率和办理时间走在全省前列。深入开展外商企业服务月、深入企业送服务等活动。在委机关开展了以“讲纪律、严作风、治顽疾、提效能、树正气、促融合”作风建设月活动。全委齐心协力,“6.8”活动、境外宁波周、首届中东欧博览会和食博会等重大商贸活动质量进一步提升。

市2023商务年终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 篇3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商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目标,统筹内外,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转变方式,全省商务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外贸进出口突破200亿美元,出口突破100亿美元,利用外资突破50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突破1800亿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突破10亿美元,增幅居全国前列,总量位次不断前移,为全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20xx年全省商务发展情况

(一)城乡消费平稳较快增长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各项促进政策,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专项资金1.6亿元,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等惠民工程,大力开展促销和展销,扩大省产品销售,全省社会消费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2.9亿元,增长19.2。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68.03万台,销售额63.28亿元,向农民发放财政补贴资金8.03亿元;家电以旧换新累计销售新家电16.18万台,销售额5.7亿元,旧家电回收拆解率达98.4%,居全国前列;办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车辆1.37万辆,发放补贴资金2.08亿元,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建设与改造2929个标准化农家店和51个配送中心;完成首批50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带动投资4800万元;农超对接签订合同意向近2亿元;全省金秋购物消费月实现销售总额288.1亿元。生活必需品市场和成品油市场供应平稳,国有商贸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二)外贸进出口强劲复苏

大力组织千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扶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扩大出口,积极扩大技术和资源进口,优化外贸结构,深入基层和企业帮促服务,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商品调度,全省外贸发展实现了高速增长,总量和规模双双创历史新高,在全国位次进一步前移。20xx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4.25亿美元,同比增长67.66%,总量居全国第15位,较去年前移3位。其中出口134.16亿美元,同比增长82.08%,增幅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1位;总量超过广西、安徽、新疆,居全国第14位,较去年前移3位,居中部第2位,较去年前移1位,仅次于湖北。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提高5.6和1.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取得新进展,应对贸易摩擦和贸易救济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招商引资快速增长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全省十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大力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精心组织香港活动周、第五届中部博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加强重大项目调度推进,招商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利用外资达到51亿美元,增长26.77%,现汇进资继续保持中部地区第一位;实际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927.41亿元,增长40.98%。新引进德国贝塔斯曼、新加坡伟创力、日本住友电工、富士康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到40家。新引进国内500强企业8家,总数达74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招商引资热点,区内引进外资和省外资金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平均增幅6.5和6.7个百分点。产业招商成效显著,光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锂电产业、LED产业等新兴产业快速聚集,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为江西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积极扶持省内优势企业赴境外开展资源开发、找矿探矿、对外投资和建立营销网络,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45%,总量居全国第15位,比去年前移2位;实现对外直接投资额2.2亿美元,同比增长4倍,居全国第19位,比去年前移7位。全年新签500万美元以上对外承包的电力项目5个,合同总金额20983万美元,成为我省对外承包工程的新增长点。我省探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1.74亿美元,比去年全年总额增长5倍,争取到国家财政境外资源风险勘查基金1.46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五)口岸平台和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坚持内联外通,加强与沿海口岸大通关合作,协调省内口岸相关部门联网协作,积极打造成本低、效率高的口岸综合物流体系。全省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192万吨,国际集装箱13万重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7.56%和15.65%。口岸平台和通道建设成效显著,南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并封关运行;鹰潭铜拆解加工区第七类废品进口转关试点运输通道顺利开通;新开通了南昌-深圳散货拼箱口岸通道,九江港-上海港水运首发航班,增开新余-宁波铁海联运线路。

(六)区域合作全面拓展

组团参加区域性经贸合作活动8批次,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市区在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深化推进在区域一体化、对口支援、招商引资、市场拓展、资源开发、人才科技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圆满完成了对口援建四川省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累计共拨付和捐献各类款物超过13亿元。援助新疆克州和重庆武隆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强对我省驻外办事处、商会和省外驻赣商会管理指导

(七)承办第五届中部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商务部的要求,以最大的热情和努力,以一流的工作和标准,举全厅之力,集全厅之智,精心筹备,严密组织,把第五届中部博览会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办出了实效,办成了江西历史上空前的经贸盛会,充分展示了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辉煌成就和坚强决心,受到了各级领导和来宾的广泛赞誉。本届博览会参会参展来宾总数突破3万人,我省共签约内外资项目329个,投资金额2090亿元;实现出口成交额12.01亿美元,内贸销售额29.5亿元。

(八)创优商务发展环境取得新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创优发展环境的决定,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创新服务机制,千方百计为招商引资项目和外经贸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了基层的普遍好评。特别是在提升对外开放平台上取得了显著成效。20xx年,九江、赣州、井冈山、上饶经济开发区先后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出口加工区(B区)调整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并通过封关验收;宜春被商务部批准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截至目前,全省已拥有6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出口加工区、5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5个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级开放平台总数居全国第4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

20xx年是“”时期的收官之年,“”期间,全省商务发展克服连续多年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迎难而上,进位赶超,提前完成“”发展规划目标,实现了跨越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8.9%,增幅居中部第一;利用外资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1%,现汇进资始终保持中部第一;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翻两番,年均增长30.5%;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8.2%,每两年翻一番,总量在全国排位五年前移了7位,在中部地区前移4位;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长了4倍,年均增长38.5%,总量在全国排位前移了5位。“”期间,全省商务发展远远高于同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动力,为全省赶超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总结
自我总结
德育工作总结
教师工作总结
学生工作总结
少先队工作总结
幼儿园工作总结
班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