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导游词 > 陕西导游词 > 陕西的导游词(精选20篇)

陕西的导游词(精选20篇)

   来源:文书咖    阅读: 2.3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陕西的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

陕西的导游词(精选20篇)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0_年修建惠陵(刘备的陵寝)之时,其中,武侯祠(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成立博物馆,20_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20_年武侯祠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0_年),武侯祠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武侯祠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武侯祠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武侯祠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

从山门跨进武侯祠,丛竹簇簇,松柏森森,翠柳青青,潭水粼粼,景色优美宜人,眼前的香炉里烟雾缭绕,仿佛能带人一览三国鼎立的场面o绕过香炉拾级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的院落o院子内古木交错,花卉满庭o一棵棵百年大树就像忠心耿耿的士卒守卫着庭院,将庭院的气氛装饰得更加神秘o大拜殿是人们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殿内塑着孔明端坐的正面像,他羽扇纶巾,风度庄严o地上的蒲团上跪着祈福的人们,虔诚地祈求孔明的庇护o殿堂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撰写的对联o这些对联无不包含着人们对孔明先生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我闭上眼睛,好像看到了孔明先生手摇羽扇,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情景o,

大殿后,翠竹丛中簇拥着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茅庐o茅庐正门上悬挂着“诸葛草庐”的匾额o据说,这是诸葛孔明当年隐居的地方o诸葛草庐左侧是野云庵,右侧为古柏亭,是诸葛孔明会友读书之处o在这淡雅气息的笼罩中,我脑中又浮现出“三顾茅庐”的画面……

武侯祠之游,给我留下颇深印象的要数那些碑刻、牌匾和楹联,这一切,使武侯祠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o ,

领略过武侯祠的庄严和神韵,我更加确信,南阳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碑!

武侯祠坐落于南阳市西南方向的卧龙岗上,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而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前后两重,建筑布局严谨,疏密相宜,殿堂雄严,亭台壮观。祠前是宏伟雅致的“千古人龙”石牌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楼式,通体布满雕饰,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高耸门外,望柱冲天,在苍松翠柏映衬下,使武侯祠显得更加巍峨壮观。从山门至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面的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躬耕田,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即卧龙十景)。最后是宁远楼,亦名清风楼。山门之外有“诸葛井”和“澹宁读书台”。祠左侧院有关张殿、三顾堂、谢圃亭;右侧院为道房院,原是道人居住的地方。台下有诸葛书院。祠西南隅有龙角塔。大拜殿是武侯祠前部的主体建筑,殿宇高大宏伟,为歇山式建筑,殿前悬挂匾联十余幅,两壁嵌有石刻,中塑武侯诸葛亮坐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立像,形象逼真。

宁远楼是武侯祠后部的主体建筑,也是祠内最高建筑物,为重檐庑殿式建筑,流角飞檐,气势轩昂;楼正中塑有武侯诸葛亮抱膝长吟像;登楼远眺,宛城美景尽收眼底,历历在目。

武侯祠占地12万平方米,丛竹飒飒,松柏森森,潭水清碧,花草相映,景色宜人。总体格局婉转盘桓,结构幽雅精致,氛围古色古香,意境如诗如画,既不失名士祠的严谨肃穆气氛,也保留了故居园林的活泼清新景象。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诱人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融合了园林建筑、祠庙建筑和当地民居的风格,展现了高水平的建筑艺术,其平面形成丰富,空间组合多变,群体布局和谐。祠内碑石林立,蔚然成景,也是一大特色。南阳武侯祠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近三百余通,在全国诸多武侯祠中当居首位,被誉为“卧龙碑林”。其内容纷繁丰富,记人记事歌咏题记,其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汉《张景造土牛碑》、汉《李孟初碑》、汉《赵到碑》为世所罕见的珍品,在书法艺术和雕刻技巧上都有较高水平。“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武侯祠大门于右任题联)。武侯祠的“出师表”草书碑刻,笔法龙飞蛇腾,苍劲峭拔,堪称龙岗一景。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武侯祠,感慨万千,挥泪手书“出师表”,以抒胸臆。其字铁划银勾,体势潇洒。丞相撰词,名将手书。游人驻足观摩,既能见武侯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之翰墨神工。

陕西的导游词 篇2

勉县的定军山,拜谒一位“中华智多星”,他就是诸葛亮。三国时期,魏蜀相争。汉中成为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也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为辅佐刘备灭曹复汉,他在汉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武侯墓修于公元234年,它的特点之一是墓区内有两座墓穴,均称是真的。位于寝殿之后的武侯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35年。位于半山腰的墓,高6米左右,墓碑立于1799年。目前,孰真孰假,尚无定论。武侯墓的第二个特点是墓后种有世上少有的结子桂花树,人称 “护墓双桂”。 武侯墓的第三个特点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定军山,是蜀国北大门汉中的门户,号称“陕南十二连山一颗珠”。诸葛亮遗嘱葬于此处,防止北方的强敌。正所谓 “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 下面我把诸葛亮的生平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天下军阀割据,诸葛亮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囊阳),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统一汉室天下,三顾茅庐,已成千古佳话。年方27岁的诸葛亮宏图在胸,他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格局,以及足以和刘备抗衡的曹操、孙权的势力,一席话便刘备茅塞顿开。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刘备临终的一句叮嘱,一份寄托,便有了诸葛亮一句经典话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六出祁山的超负荷运转,他的生命也随着他的誓言随风而去了!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武侯墓。 大家会问,为什么叫“武侯墓”?是因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创建了蜀国,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刘禅溢封“忠武侯”,所以,人们就称他的坟冢为“武侯墓”。现在的武侯墓区,总占地面积片万平方米,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进入陵园大门,便可以看到山门内侧的两幅壁画,分别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终托付遗言”时的场景,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经过拜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殿。大殿前的匾额上书“功盖三分”四个大字。请大家跟我走进这座雄伟宽敞、庄严肃穆的大殿。殿内正中神拿上端坐的便是集忠诚和智慧于一体的诸葛武侯,他左手持《六稻》书卷,右手按膝,羽扇纶巾,气定神闲,伊然一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态。两书童侍立左右,一持宝剑,一棒印缓,拿下关兴、张苞各持令箭、钢鞭卫护两侧。威武雄壮、生动逼真的塑像,再现了当年的场景。武侯坐像后,还绘有屏风式壁画四幅,内容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例如:定军山下老黄忠刀劈夏侯渊;诸葛亮三气周喻等。这些短小精悍的画面,突现了当年历史岁月里最为精彩的瞬间。大殿后这一形如“覆斗”的坟冢,就是诸葛武侯的长眠之所,家高5-6米,方圆60米,今人在四周砌八卦花墙,刻有很多的三国故事,以纪念这段历史。墓向头西脚东,暗示着“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凤愿,这也是孔明遗表中提出的,由费祎,呈奏后主:“丞相临终;命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亦不用一切祭物”,后主从之;择吉日,亲自送灵枢至定军山安葬。墓家选在定军山下,除了北伐曹魏八年之久而不忘统一大业外,更有喻意的是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吸引着诸葛亮的又一根据。他一生研练着周易八卦,死后为自己算一清静之所也是情理之中。当您登上定军山,领略诸葛墓冢,只见九条山冈如巨龙腾伏,从四周翻滚而来汇聚于武侯墓,犹如垒起的屏障降服在周围,故有“九龙捧圣”之美誉。凡来拜谒者,无不兴叹于此。在庙院之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古朴、通天的古柏,柏树向来是“寿与天齐”的通灵、吉祥之物,而在诸葛坟冢一周分散着当时种植的翠柏54株,象征着孔明的在生之年。这就是人们所称的“护墓双桂”。高30米以上,直径1米以上,枝千四伸,犹如车盖般遮护着墓冢.

陕西的导游词 篇3

大明宫遗址在今火车站北1公里多的龙首原上。

大明宫是唐京城长安“三大内”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位于当时长安城北的禁苑中。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气势宏伟。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工程未完,李渊便死,遂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高宗龙塑二年(公元662年),敛收雍、通、歧等十五州的民钱,减百官一个月的薪俸,重建大明宫。第二年迁大明宫听政,改名为“蓬莱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又改名为“大明宫”,从此大明宫的名称才固定下来。

大明宫的范围很大,实测宫城西墙2256米,东墙2641米,略呈楔型,其有十一门。大明宫正门名丹凤门,正殿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此外,有别殿、亭、观等三十余所。自高宗咸亨元年以后,大明宫成为朝政活动中心。

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唐李华《含元殿赋》说,建筑木材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运来的“择一木于千木”的“荆扬之材”。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南距丹凤门四百余步。“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民办,环阿阁以周,象龙行之曲直。”解放后实测,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在台基东西两旁各有一条廊道遗迹,分别伸向东边的翔鸾和西边的栖凤二阁。殿南有三条平行的斜坡,间有台阶的漫道遗迹,这就是当时所谓的龙尾道。

有名的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德高地上。这里东临太液池风景区,西近大明宫西墙德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因而是皇帝召见皇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德地方。实测殿址南北长130米,东西宽70余米。公元720__年,武则天曾在麟德殿接见并宴请日本执节大使粟田朝臣真人。

这座规模宏伟德宫室,经过唐末朱温的破坏,韩建缩建长安城时的拆毁,早已变成一片废墟。但是,遗址内的含元殿、麟德殿、一清殿、翔鸾殿和栖凤两阁以及太液池、蓬莱亭等遗迹,现在还清晰地看见。

陕西的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唐代帝王陵墓之冠-乾陵。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蕴藏着自然界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川灵秀。在这群优美峻秀、巍峨峭拔的锥状山峰中,分布着数十座中国汉唐帝王的山陵,给三百里的渭北山原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我们眼前连绵起伏的三座山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仰面而卧的妇人,头北足南,仰面躺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就是梁山,是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地——乾陵。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是唐代帝王“因山为陵”葬制的典范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过的唐代帝陵,关于乾陵,众多的石像,山峰的高大形体烘托出它雄伟壮观的气势。精致的石棺,多彩的壁画,再现了昔日的梦幻岁月。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长眠于此。无穷的悬念就藏在它隐秘地宫的深处。不同于我们昨天参观的秦陵,这是一座因山为陵的陵墓。在秦汉时期,皇陵的主要建筑封土堆,是由人工挖掘堆砌起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汲取历史教训,即古往今来无不亡之国,无不掘之墓,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而乾陵营建之时,正值唐朝盛世,国力强大,国库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虽经一千四百年风雨沧桑,仍处处显示当年风采!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因得到舅舅长孙无忌的帮助被选为太子。公元649年即位,成为唐朝第三代皇帝。因其体弱多病,实权操控在皇后武则天手中。高宗在位34年,公元683年病死于洛阳观贞殿,葬于乾陵。

武则天,名瞾,祖籍山西文水,生于四川广元。父亲是个木材商,随李渊起兵反隋。唐初,因功被封为工部尚书。武则天从小随父母四处奔走,增加了许多见识。14岁时,因才貌出众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封为才人,赐名媚娘。因为其与皇太子李治早有接触,太宗死后,她到感业寺做起了尼姑。高宗即位不久,便将她从感业寺迎回宫中,封为昭仪。武则天使用手段害死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公元655年,被立为皇后。从此,她开始参与朝政,从公元660年开始,朝廷大事几乎全由武则天裁决,朝臣称高宗和武则天为二圣,实际上掌握最高权力的是武则天。高宗死后,武则天先后废中宗、睿宗、于公元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继承了“贞观之治”开启了“开元盛世”,不愧为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公元720xx年,她传位于中宗李显,不久因病死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5月,与高宗合葬于乾陵。因李治尊号为“大圣天皇”,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后”。二人尊号中都有“天”。在《易经八卦》中,乾为天。陵址又正好位于唐京都长安西北,即八卦之乾方,因此称其陵园为乾陵公元620xx年唐王朝建立,定都长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唐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帝国的统治权也成为权利漩涡中所有人的梦想。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个皇帝,他的性格仁慈而懦弱,李治很信任自己能干的妻子武则天把很多政务交给她处理,就这样证券逐渐被皇后武则天掌握,公元683年。唐高宗病死,次年葬入乾陵。乾陵依梁山的自然山势将山头作为陵冢,在山腰出凿出石洞,修建玄宫,唐高宗下葬时,乾陵还只是初具规模,真正促使它建成的是武则天,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来她干脆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当武则天忙于宫廷斗争和国家大事时,始终牵挂着乾陵,既然在生时获得了一般女人难以企及的权力,那么,在百年之后,安息之所也要与众不同。在武则天的主持下,乾陵的修建工程一直继续。工程艰巨而浩大。前后长达20xx年之久才告竣工。终于造就了一座空前的皇家陵寝。这是一座气势恢弘的陵墓,以司马道为中轴,四周环绕着两重城垣,城垣的西南方建有宫殿,东南方分布有太子,公主及大臣的17座陪葬墓。整个领取周长四十公里,占

地面积约20万亩,从乾陵的俯瞰图上不难发现,它的形状就好似一座雄伟的城市。实际上,乾陵就是仿照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城建造的。《吕氏春秋》有一句话叫做:”陵墓若都邑”公元七世纪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设计周详,布局井然.一条南北中轴线贯穿全城,东西左右均衡对称,城市的南部是商业区和平民居住区,中间是皇城,集中了唐朝中央的主要政治机构,北部中心是宫城,也就是皇家的领域。乾陵就是长安城的微缩景观.乾陵的正门位于南面,自南向北建有三座高耸入云的大门。他们象征着帝国都城长安的三座城门,三座城门中间的区域分别象征着长安城的外郭城,皇城和宫城。宫城和长安城一样,在四个方向设有青龙门,朱雀门,白虎门,玄武门。里面建有寝殿和地宫,这是帝王死后的宫城,在乾陵的东南部分分布着17座陪葬墓,按照墓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由远及近地排列开来。乾陵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堪称历代皇陵之冠。历经千年的沧桑之后,今天的乾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当年地面上曾经建有很多建筑,如今荡然无存。但是陵墓曾有的气势,并没有因此而减损。两面的山峰形成一道自然的大门,陵前的登陵石阶衬托了帝陵的宏伟气势。它的规模比南京的中山陵还大出三分之一,多出139级台阶。匠心独具的设计赋予了平台与台阶种种深刻的含意。十八座平台象征唐朝皇帝在关中的十八座陵墓;第一层34级台阶象征唐高宗在位34年;第二层的21级台阶象征女皇武则天执政20xx年;第九层的108级台阶象征佛教的108颗念珠。每月的初9为吉祥日,12个月的9相加起来正好为108,象征每年会降下108个吉祥;第17层的21个台阶象征唐朝历任21个皇帝;最后一个平台8级台阶象征八卦。八卦以乾为首、为上,因而乾陵也意味着天陵。由于这里所处的位置独特,左为山崖,右为深谷,前后为墨玉石台阶,能产生回音。尤其是在第8个平台中部,声音特别响亮。据说在这里轻击四掌,可以听到“消除烦恼”的四字回音。再击四掌。可以听到“降来吉祥”的四字回音。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不妨一试。宽阔的司马道直通地宫墓门,长约4公里,两旁排列着巨大的石刻群。有动物和人像,统称为石像生。在陵墓前安放石像生的做法,开创于唐朝,在唐朝第二个皇帝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昭陵有文明世界的精美石刻昭陵六骏。我们眼前这对石柱称为华表又称神道石柱。这种建筑起源于远古,最初是木质柱 身上端横穿交叉横木,用来标识路径或让国人在上面表示政见,因 此又叫“谤木”。后来逐渐演变成宫殿或陵墓的标志物,东汉以后 发展为石料建造。乾陵华表高8米,由圆石、仰盆莲花顶座、八菱形柱身、覆盖莲花座、双层方形基座五部分组成。莲花冰清玉洁,是佛门“善”的象征。则天崇佛,又因莲与怜谐音,所以又象征佛以慈悲为怀,肩负普度众生的大任。因此,华表上下皆刻有莲花,其顶端的圆石,象征着天降甘露,如意吉祥之意。这对华表巍然屹立于司马道最前端是作为陵墓的象征,后统洋洋百余件巨型石雕,衬托出乾陵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氛。它意味这里是神道(司马道)的起端。司马道上共有十对石人,五对葬马,再往南走是鸵鸟,石刻雕刻的鸵鸟姿态十分活泼,鸵鸟是来自非洲的稀罕动物,史籍记载,唐高宗在位的时候,中亚地区的吐火罗国,曾经派遣特使献鸵鸟,刻石鸵鸟与陵墓前,就是为了纪念这桩盛事。当时唐朝之所以能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中亚地区与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分不开的。而在当时的军队中战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乾陵也有着这种长着翅膀的飞马,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它们昂首凸目,双翼雕刻成优美的卷云纹。四蹄蹬地,坚实有力,洗练而有力的刀法,使马的神态英姿焕发,潇洒自如。有些东西有吉祥意义。在乾陵所有石像生中,气势最磅礴的还是司马神道两侧保留的这十对石人像。传说,这些石人像的原型叫翁仲,翁仲为秦朝大将,曾经大胜北方的匈奴。他死后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为他铸铜为像。置于自己的皇宫门外,以后帝王纷纷仿效,相沿成习。最为精妙的是,这些侍卫将军,被雕刻大师赋予了不同个性神态。有的皱眉,若有所思;有的庄重严肃,气宇轩昂;有的神态虔诚,小心谨慎;有的面带忧虑,心情略显悲伤;有的精神愉快,嘴

角挂着微笑。与将军像相对的还有这些石狮子,它们使整个陵区蒙上一层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一千多年来,它们默默伫立,在历史的刀光剑影中岿然屹立。这一套组合奠定了从唐代一直到清代,就是所谓神道上的石刻,这套制度是从武则天那时确立的。乾陵对中国皇陵制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公元十九世纪,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特别是在神道两边摆放石像生的形式成为中国古代皇陵的标志之一。而这种方式确实能营造出肃穆和庄严的气氛。我们无法得知这一创造是否源自武则天本人,但乾陵的墓葬形式确实表现了女皇帝独特的气魄,为则天作为唐朝的实际统治者,在几十年的统治历程中,功绩卓著,正是她奠定了唐王朝走向兴盛的基础。在武则天时代,唐朝不仅扩大了疆土,而且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部世界,形成了中外交流的空前盛况。乾陵保留下来的很多文物,都记录了这段盛世景象。在司马神道北端坐落着与真人一般大小的61个石人像,分东西四行站立,这些石人多数身穿武士袍,和唐代一般官宦的打扮很不一样,而从这尊残留着头部的石像来看,它的原型原本是一个大胡子,头发在脑后梳成辫子。这肯定不是唐人的形象,那么这些石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呢?就是当时参加他的葬仪的6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它们在乾陵前恭敬地站立,双足并立,两手前拱。表现出对唐朝皇帝的尊敬与仰慕之情。这幅从乾陵陪葬墓中发现的壁画,更加生动地描绘出当时国际交流的状况,画面上三名唐朝外交官员,正在商谈接待事宜,另外三位服装各异的外国使节站在一旁,耐心的等候谒见唐朝的太子。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即便如此,在那个以男子为中心的时代,武则天的行为还是备受质疑,武则天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公元720xx年武则天在临终前还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唐中宗李显,李显并没有把母亲当做一个篡位者,而是下令重启乾陵玄宫隧道,将她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在朱雀门外的西阙楼前,是《述圣记碑》。这是安葬高宗李治时,武则天为他立的功德碑。碑文由武则天撰写,中宗李显书,8000余字,内容是歌颂高宗的文治武功,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碑高6.3米,重89.6吨,由七块巨石组成,因此也称为“七节碑”,象征七曜,七曜是古人认为构成世界的七种基本物质:日、月、金、木、水、火、土。七节碑寓意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普照天下,光耀千秋。 与《述圣记碑》遥遥相望的是《无字碑》。她高大雄伟,闻名于世。整个碑用一块巨石雕成,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8吨,碑首刻8条蟠龙,碑身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副,龙腾若翔,栩栩如生。龙首上有一振翅欲飞的金凤凰,出神入化,形象逼真,令人叹为观止。碑座阳面正中刻有狮马图,雄狮昂首怒目,十分威严,骏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此碑初立时未刻一字,故名“无字碑”。关于它的由来,历来说法很多:一说表示武则天功高德大,取《论语》“民无得而名焉”之意;一说:武则天雍容大度,立下此碑,供后人评说自己;一说:此碑乃中宗李显所立,他既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意去恭维她,又不愿意以儿子的身份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而立下此碑。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宋金以后,开始有人在“无字碑”上刻字,从此,无字碑成了有字碑。其中最珍贵的是用女真文字题写,旁有汉字翻译的《郎君行记》,女真文字早已绝迹,这段文字,为我们研究女真族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乾陵耸立着这样一个巨大的石碑,是纪念武则天的功绩的,但是,这块石碑上一片空白,没有一个字,据说武则天临终前,要求死后为自己立一块无字碑,拒绝对自己的一生做出评论。直到今天这块无字碑依然默默矗立,铭记着那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和那个色彩斑斓的时代.同样沉默的是隐藏在乾陵地宫里无尽的秘密.武则天死后两百年,公元920xx年唐王朝灭亡.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状态.一个叫温韬的军阀手里握着唐代陵墓的图纸,于是,包括昭陵在内的十多座唐陵尽遭浩劫.可惟独乾陵的地宫没有被盗凿,这是为什么呢?相传当温韬和他的部队企图开掘乾陵时,朗朗的晴天突然间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温韬恐惧不已,慌忙停止挖掘带兵撤退,七月份,雷雨交加.一直打不开,武则天的名声也不好,不吉利,乾陵幸运地

逃过了这次浩劫.更然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再往后的一千多年里,很多盗墓贼企图盗挖乾陵,但是都没有成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对乾陵墓道进行了勘测,发现墓门和隧道内全由石条叠砌,并用铁细腰嵌住,再用铁浆灌注在石条与铁细腰之间,石条的叠砌约有39层,非常牢固,但是乾陵里的陪葬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是乾陵的17座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永泰公主墓被发掘,当考古工作者进入永泰公主墓发现墓室斜上方有一个从地面直通墓室的盗洞,在盗洞的下面还有一具骷髅,骷髅的手上紧握着一把斧头,他很可能是一个盗墓贼,临死前似乎还在和绝情的同伙做最后的拼搏.虽然遭受过盗墓的毁坏,但永泰公主墓中,还是得以保存了一些文物.在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俑,骑马俑和三彩马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更让人惊喜的遗存文物在墓室的墙壁上,这里绘有一幅精美的壁画,堪称绝妙的艺术品,通过这幅壁画,我们或许能够领略到当年唐代宫廷生活的原貌,特别是唐代女子的风采,图中宫女们个个丰满性感,留着特别的八字眉,梳着各式各样的发髻.人物比例匀称,顾盼如生.特别是这位端杯宫女,虽然地位不高,但容貌出众,气质优雅,所有人第一眼都会被她的美丽所折服,美学家称她为”东方第一美女”.永泰公主很可能也是这样美丽的公主,她是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叫李仙蕙, 李仙蕙死于公元720xx年,时年仅仅十七岁,在永泰公主的墓志铭上,记载有”珠胎毁月”的字样,意思是她死于难产.1960年挖掘时,考古队曾发现了,永泰公主的盆骨碎片,进行复原后,发现永泰公主的骨盆比正常妇女偏小,生育是容易难产,可是更为普遍的看法是她被自己的父亲唐中宗李显处死,据说武则天登基后,私生活不太检点,有一次永泰公主和自己的哥哥李重润以及丈夫在一起说了些不满的话.武则天闻说后,盛怒之下,逼着李显将参与议论的人,全部杀死.四年之后,李显复位登基,四年前爱子爱女惨死的一幕,对李显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于是他追封李重润为”懿德太子”追封李仙蕙为”永泰公主”.并隆重地将他们的尸骨放入乾陵埋葬,李显特意提高了懿德太子墓的规格,使他在死后获得了帝王的等级.今天,懿德太子墓也已经被打开,地下玄宫中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安放懿德太子尸骨的石椁.椁身石板内外,用细腻的手法,雕刻有花卉,草木,及各种珍惜的动物.而这幅描绘宫女的石刻画,更让人着迷.画面正中刻有两扇大门,门上刻着相对而立的两个美丽的宫女.她们头上戴着凤冠,上身穿着短衫,袖口宽大,下身穿长裙,形象丰满.显得优美而高贵有的手捧包裹、 有的手捧三足盘、 有的手捧蜡烛台,表现了墓主人的宫廷生活。甬道顶部平有团花、宝相花、海石榴等图案花.在唐代的文物中,女子的形象总是特别突出,这是乾陵的另一个陪葬墓,章怀太子墓中的一幅壁画《观鸟捕蝉图》,引人注目的是,画中这位头梳双髻的少女,竟然穿着胡服的男装,女性的社会地位.章怀太子墓中还有一些表现男子生活的壁画,在这幅名为《打马球图》的壁画中,二十多个年轻贵族骑马在山峦间奔跑追逐,壁画上的任务体态矫健,马匹奋蹄疾驰,散发着一种雄健的气息,除了马球打猎也是当时贵族休闲的重要活动,唐代贵族热衷于驯养猎豹,可见,在那个时代中国人十分崇尚健美的体形和强悍的气质,不过在这些壁画中,我们丝毫看不到墓主人真实的故事。章怀太子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唐中宗李显的哥哥,曾被立为太子,但是因为反对武则天而被贬为平民,后来又被武则天逼着自杀,死时年仅31岁,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也没有忘记吧可怜的哥哥接到乾陵安葬,生前因为争权夺利而反目成仇的亲人,死后有被埋葬在一起。这死后是一种讽刺,我们无法揣测当年武则天下令杀死自己的儿子孙子和孙女时是什么样的心态,她有没有过一丝懊悔呢?武则天身上表现出来的复杂的人性,使得人们对乾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几座陪葬墓的挖掘,更引发人们对神秘地宫的向往。乾陵地面的恢宏气势压倒了与它同时代的所有陵墓,与之相配的地宫,无疑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规模。考古工作者通过局部探测,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乾陵地宫的情况。墓道里的天井事实上是在挖掘墓室时用来运土的通道,所以墓室越大所需要的出口就越多,天井也就越多,那么,安放帝王棺椁的墓室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天圆地方,后室里头有个天象图,汉代就有。拱顶的下面是象征厅堂的前室,摆放着皇帝生前的日用品。

地宫后室设有石床上面放着两具棺椁,左边躺着唐高宗,右边躺着武则天,据考证,乾陵地宫的空间约为五千立方米,按其四分之一的比例来计算陪葬品,那么陪葬品的体积也在一千二百立方米左右,这些文物会是什么样的呢?在陕西曾经发掘过一座唐代的皇家寺院法门寺的地宫,出土了大量的皇室用品,特别是其中的金银器,华美典雅令人眼花缭乱。法门寺地宫中还出土了一件武则天的绣裙,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武则天的遗物。而在神秘的乾陵地宫中,一定保存着更多炫目的皇家器物和武则天的遗物。这让人们对乾陵地宫产生了巨大的探寻热情,是否挖掘乾陵一度成为考古界争论的一大热点,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贸然挖掘乾陵能不能对地下的文物有效地实行保护,还是一个疑问。学者们相信这座陵墓所蕴藏的秘密,会与武则天传奇的命运一样,惊世骇俗。至于将来还有没有可能目睹武则天的真容,还有多少出人意料的发现,这些悬念将长期困扰着世人。谜底的真正揭开,尚待来日。

游客朋友们,乾陵之行快要结束了,留给大家一些时间自由活动,半个小时后我们集合返回。

陕西的导游词 篇5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全市平均海拔618m。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市,陕甘川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截止20xx年底全市辖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凤县、太白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等3区9县和国家级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国家首批)、宝鸡蟠龙新区、宝鸡陆港新区、省级宝鸡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处于西安、成都、兰州、银川四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3.67万人。

宝鸡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连霍、宝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10国道等干线公路网四通八达,西宝客专正在加紧建设,是新欧亚大陆桥上通向我国西北、西南,东西贯通陇海、北连包兰、南接成昆诸线的重要交通枢纽。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佛骨圣地、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馆藏珍贵文物1万多件,法门寺被称为“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太白山被誉为“中华南北界、神州分水岭”,3A以上景区17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7个,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据《史记》记载,“炎帝生于姜水”(现在宝鸡市区的清姜河),并在此“教民稼穑”、启“日中为市”,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3020xx年前的周族从岐山脚下壮大,建立了西周王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钓鱼台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周公庙印证着周人崛起的奥秘。宝鸡传统文化厚重,影响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礼》、《周易》和记载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开中国诗歌之先河的《诗经》便诞生此地。

隋、唐两朝皇帝避暑圣地九成宫,留下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历史文人墨客奉为 “楷书法则”。更有国家4A级景区--隋唐皇家寺院法门寺因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指骨舍利而闻名于世,成为“佛骨圣地”。宝鸡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璀璨的民俗文化,岐山臊子面、木板年画、刺绣剪纸、脸谱泥塑、民间社火等民俗瑰宝声名远播。近年来枕头猪、泥塑羊和泥塑马等民间工艺品三上国家生肖邮票,宝鸡因此被誉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宝鸡还被称为“青铜器之乡”,现己出土的青铜器多达两万件,因其数量多、规格高而闻名中外。宝鸡工业基础雄厚。宝鸡是西部工业重镇,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6户,上市公司6户,入驻世界500强企业4户、中国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8户,100多个产品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家确定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目前,正以大企业大集团为引领,以“两区多园”为平台,以高端化、集群化为方向,打造以“中国钛谷”为目标的千亿钛及钛合金产业集群,以“西部汽车城”为目标的千亿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以“西部装备制造业名城”为目标的500亿石油铁路装备及机床工具产业集群,以麟北煤田开发为重点的500亿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宝鸡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西部唯一的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首批技术创新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市,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20多个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各类人才35万人,专利授权量在陕西仅次于西安。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良种繁育中心为支撑的科技农业是陕西农业的一大特色,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商品粮和果、畜、菜生产基地。

陕西的导游词 篇6

大家好!我姓苏,可以叫我“小苏苏”。

欢迎大家来到西安,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古代有周、秦、隋、唐等十几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它的兴盛距今已有1100多年,可以说西安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在西安的周边有古代皇帝的陵墓有72座,大小古代建筑一共有700多处(大雁塔、小雁塔、秦始皇兵马俑、钟楼、古城墙等)还有宝鸡法门寺、西岳华山、华清池……。同时也是很多大型电视、电影拍摄地,如:前端正在热播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白鹿原》……。

西安的美景不光只有这些,希望你去亲自体验。

说起西安美食简直让人垂涎欲滴。我作为一个地道的陕西人和一名负责的导游来给你介绍一下陕西西安的特色美食。一、羊肉泡馍,只见一碗浓浓又正宗的羊肉汤端出来,上了飘着一层透明的羊油。一筐烧饼和几颗糖蒜便成了正宗陕西味。二、肉夹馍,在西安几乎每样主食都是用小麦粉做的,肉夹馍,一个厚厚的烧饼切成均匀的两半,夹上卤猪肉是最朴素的又好吃的美食。油泼面,刺茎面、空心挂面、岐山哨子面、小米粥……五花八门。陕西人就是在简单中寻找真味。

哦,到大雁搭了,都下车吧,请一个个有顺序的下车,不要拥挤,下了车都带好垃圾袋,不要乱扔垃圾,注意保护环境,做一个有公德素质的文明外地人。谢谢大家!

西安的美景说也说不完,希望你去细细游赏!

陕西的导游词 篇7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被誉为 天下名陵 。位于礼泉县东北45华里的九宗山主峰,因山为陵。站在坦荡的关中平原上,遥望云雾缭绕的九峻山,瞩目高耸的主峰,确如明代诗人赵崡所描述的 众山忽破碎,突兀一青峰 。

九峻山乃天下名山,海拔1188米。虎踞渭北,气掩关中,九梁拱举,一峰独秀。加以浩浩渭水素带其前,滔滔注水透道其后,衬托得陵山主峰更加孤耸回绝。九峻山主峰更有其多变的魅力,从正南方向望去,呈圆锥形,很有 刺破青天愕未残 的气势;从东南方问望去,却成三峰聚会,活像一座笔架,因而,径阳、三原一带人叫它 笔架山 ;从西南方向望去,又呈覆斗型,很有点像日本的富土山。

这些,给昭陵染上了神奇与浪漫的色彩。可想当年,陵区内遮天蔽日的苍松翠柏,氤氲于九峻山头的薄雾与云霄,自当更增添了这座帝王陵墓森严与玄秘的气氛。登上陵顶,劲风呼啸,乱云飞渡。南瞰秦川,北望沙塞,左顾寒门,右盼乾陵。览物思情,襟胸忽放,追忆先祖功业,激励人生志节,倒还真有点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的感觉,于休闲之时觅得此番情趣,不亦乐乎。号称 昭陵 ,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个皇帝,也是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他的陵墓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

陵园占地面积三十万亩,周长60公里,辖四个乡,陵园内有187座皇亲国戚和文臣武将的陪葬墓。

昭陵陵园是一座丰富的文物宝库。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十四座陪葬墓,其中长乐公主、韦妃、燕妃墓等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壁画和文物精品。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博物馆展示了昭陵碑林和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

陕西的导游词 篇8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之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原上,南位乡的东南部,西距兴平市12公里,东距咸阳市10公里,其北面远依九骏山,南面遥屏终南山。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由于陵的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之茂乡,故称茂陵。

刘彻(公元前157—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励精图治,巩固并加强了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形成了西汉一代的鼎盛局面,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

茂陵是西汉11座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中国历史上,如此规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的骊山墓方能与之相比。这座在汉代陵墓中最为高大、宏阔的帝陵,是“汉兴厚葬”的典型。公元前139年,茂陵开始营建,至公元前87年竣工,历时53年。《晋书·索绋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也就是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建陵时曾从各地征调建筑工匠、艺术大师3000余人,工程规模之浩大,令人瞠目结舌。

它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上述与今测量数字基本相符。总占地面积计为56878.25平方米,封土体积848592.92立方米。陵园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四周边长达千米,状如覆斗,被西方学者喻为“中国的金字塔”。 园呈方形,东西墙垣430.87米,南北墙垣414.87米,城基宽5.8米,当时陵园有许多殿堂、房屋等建筑,仅陵园管理人员就达5000人。茂陵东南营建军了茂陵县城有27.7万多人居住,当时较繁华。

汉武帝陵坐西朝东,面向他的广阔疆土,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墓道,象征着他至高无上的地位。陵园分为两重,都密布着从葬坑,地上还有陵庙寝殿等大小遗址。汉武帝的梓宫,是五棺二椁。五层棺木,置于墓室后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墓室的后半部是一椁室,它有两层,内层以扁平立木叠成“门”形。南面是缺口,外层是黄肠题凑。五棺所用木料,是楸、梓和楠木,三种木料,质地坚细,均耐潮湿,防腐性强。梓宫的四周,设有四道羡门,并设有便房和黄肠题凑的建筑,便房的作用和目的,是“藏中便坐也”。《汉书·霍光传》曰:“便坐,谓非正寝,在于旁侧可以延宾者也。”简单地说,便房是模仿活人居住和宴飨之所,将其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与死者一起殉葬于墓中,以便在幽冥中享用。“黄肠题凑”是“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料皆内向,故曰题凑。”汉武帝死后,所作的黄肠题凑,表面打磨十分光滑,颇费人工,要由长90厘米,高宽各10厘米的黄肠木15880根,堆叠而成。

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后,入殡未央宫前殿。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匣。”汉武帝身高体胖,其所穿玉衣形体很大,全长1.88米,以大小玉片约2498片组成,共用金丝重约1100克。

茂陵陪葬的珍宝在汉帝陵中也是最多的,《汉书·贡禹传》云:“武帝弃天下,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新唐书·虞世南传》也载道:“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因为汉武帝在位年久,又处在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所以随葬品很多,除190多种随葬品外,连活的牛马、虎豹、鱼鳖、飞禽等,也一并从葬。另据记载,康渠国国王赠送汉武帝的玉箱、玉杖,以及汉武帝生前阅读的30卷杂经,盛在一个金箱内,也一并埋入陵墓之中。由于陪葬品多,许多物品放不进墓,只好放入陵园内,以致西汉末年家民起义打开茂陵园羡门,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陵园搬取陪葬物,搬了几十天,园中物品还“不能减半”。1981年在茂陵东侧出土2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鎏金铜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均为稀世珍品。自汉唐以来,政要学士,文人墨客等在此留下了无数的诗文墨迹、楹联匾额,衍生了光彩夺目的“茂陵文化”。

【李夫人墓】

外城之内的西北,距离武帝陵504米处,是李夫人的墓,在茂陵陵园里她的封土仅次于汉武帝。李夫人为汉武帝宠妃,中山(今河北)人。体形窈窕,擅长音乐,能歌善舞,屈伸俯仰,姿态轻盈。其兄李延年,也是一位超群的音乐家,善歌舞。侍候武帝,曾以唱《佳人歌》的方式推荐妹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时逢武帝的大姐阳信长公主在侧,她就叫武帝召见了这位美人,从此,李夫人得宠。生一子,封昌邑王。夫人红颜薄命,因病早逝。武帝怜其夭寿,非常惋惜,为其作长赋《伤悼李夫人赋》:“呜呼哀哉,想魂灵兮!”并追封她为孝武皇后,并以皇后之礼厚葬。

李夫人墓,在兴平市南位镇张里村南部, 东南500米为汉武帝茂陵,西侧200米是马村庄和留位小堡子。陵墓外形腰部有一环周两层台阶,当地人称其为“磨子陵”,亦名“英陵”。经实测,该墓封土底部东长127米,西长127.7米,南宽108.3 米,北宽102.5米,高23.99米。方形,上小底大,封土体积为15万立方米,占地面积13495.60平方米。在距墓顶13米处内收成台,台东西两边各宽3.5米,南北两边各宽4.5米。在陪葬墓中李夫人陵墓最大。

李夫人墓前竖碑,碑文中为:“汉李夫人荚陵”,系清乾时陕西巡抚毕沅题。这里英陵的“荚”字有争议,经研究考证,兹查《三辅黄图·陵墓》载:“李夫人墓,俗名英陵。”陈直注引《水经注·渭水》:茂陵“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英陵。”作“荚陵”,似为误字。按清毕沅撰《关中胜迹图志》引《水经注》:“茂陵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英陵。”如此看来,还是以“英陵”为准。

【霍去病墓】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20xx年),是西汉武帝时期杰出的青年将领。8岁随大将军卫青出征,讨伐匈奴,屡战屡胜。特别是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纵横驰骋,决战千里,将匈奴主力横扫无遗,从而彻底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为汉武王朝巩固、开拓西北边疆立下辉煌战功。武帝爱才,待霍去病情同父子。元狩六年(公元前120xx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殁于军中。武帝甚为伤感,为了表彰他的战功,出殡之日举行了隆重的送葬仪式,“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从长安到茂陵四十公里的路上旌旗蔽日。军队整齐地排列道路两旁,文臣武将身着丧服,恭候迎送。并决定为其建造一座“冢像祁连山”的大墓,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勋,一个月之内就造起了这座祁连山墓,又在一两年之内,创作出巨石群雕兽像,置于墓冢上下,以加强“山”的气势。墓上各种巨型的石刻群,手法简练,气势浑厚,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化境,是我国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素为中外艺术大师所赞仰。霍去病墓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去病墓住于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西,据明代《嘉靖邓州志》记载,霍去病墓于州西北四十里冠军城内。霍去病墓冢底部南北长105米,东西宽73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冢高约25米。霍去病墓是现存古墓中最早有石雕的墓葬。墓上广植林木,其间布设多种人兽石雕,再现了野兽出没、刀光剑影的祁连山真实意境,开创了以墓像山的墓丘封土新形式。墓前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现共存16件,可辨认的石像有14件,其中3件各雕两形,总共有生物17件,不同物像12件,即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跃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短口鱼、长口鱼、獭蝠等。霍去病墓前石雕的种类和布置方式,有别于后世帝陵前的石像。石雕充分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求之神似,种类繁多,形象古拙,手法简练,风格浑厚。

西汉各代皇帝墓前都没有放置石刻,惟独的霍去病和出使西域的张骞墓前发现石刻,可能是霍去病在临终前向汉武帝提出请求才这样做的。汉族是没有在墓前放置石刻这一风俗的。最早的墓前石刻在霍去病和张骞墓前发现,可能是因为他们生前长期在西域战斗与生活,受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影响,接受了西域风俗中陵前石刻可以“镇墓”这一观念。到东汉以后,这种观念被整个中原地区所接受,陵墓前放置石刻于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现在的霍去病墓,从上到下,周围百米,已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墓地前建成园林式博物馆,仿汉建筑错落有致,曲径回廊花木为伴,成为“AAAA”级茂陵旅游景区的核心。

陕西的导游词 篇9

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黄帝的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汉朝建立伊始,汉高祖刘邦便颁诏于天下——“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祀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其后汉武帝亲自祭祀黄帝陵,《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和《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载:“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元封元年(前120_年)冬,汉武帝领军十万北巡朔方,返回时专程来到桥山,祭祀黄帝之冢。这是正史中第一次记载黄帝陵。

唐宋以降,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奏:“坊州有轩辕黄帝陵阙,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得到了代宗的批准,唐王朝在桥陵大兴土木,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大规模修缮活动,修建黄帝庙,并栽植柏树1140株。从此,祭祀黄帝升格为国家大典,桥陵也成为了官方唯一指定祭黄场所。这不仅有助于规范祀典,更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政治统治和文化认同的作用。

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包括黄帝陵在内的前代帝王陵寝已经出现了“樵采不禁”的情况。而祭祀的建筑“隳毁”,则让正常的祭祀活动无法进行。为此,宋太祖赵匡胤一即位,就于建隆元年和乾德初两次下诏,规定黄帝陵及炎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诸陵“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隳毁者修葺之”。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即今址。

陕西的导游词 篇10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

早听说西安有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那是闻名中外的奇观。这次我在报纸上看见,兵马俑要运到福州来展出,马上就能亲眼目睹我向往已久的兵马俑了,我高兴极了,马上要求妈妈带我去参观,妈妈同意了。

一大早,我们就乘车来到福州博物馆,买好门票,我们就朝大门走去,一进门,就看见一架气势磅礴四匹马拉的古代马车,上面有一个人驾御,原来它就是秦始皇的御驾——铜车马。再往前走,在显眼的地方摆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刃,这就是青铜剑。听讲解员介绍,我知道青铜剑表面有着一层化学涂层,有良好的防腐性能,难怪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把剑还是银光闪烁。据说这把剑从来没有被使用过。

不一会儿,我跟随讲解员来到了秦俑最多的地方,有高级军吏俑、铠甲武士俑、战袍武士俑、铠甲军吏俑、跪射俑、立射俑和百戏俑。除百戏俑以外都是军官类,百戏俑是杂耍艺人的形象。只见秦俑身着战袍,排成几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这些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都各不相同。这些威风凛凛的兵马俑,使我赞叹不已。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平凡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多么不平凡的奇迹呀!

今天真是我最最开心的星期天,让我大开眼界,真是不虚此行啊!

陕西的导游词 篇11

昭陵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20xx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徐懋功、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士贵、郑仁泰、长乐公主、韦贵妃等40余座陪葬墓,建成了昭陵博物馆。

昭陵博物馆位于昭陵陵园中心的李勣(徐懋功)墓前,在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西距县城15公里,北距陵山11公里,是一座遗址型博物馆。馆内藏有文物8000余件,现有陈列室四座,即昭陵文物精品展陈列室,唐墓壁画陈列室,碑石陈列室两座(昭陵碑林),四座陈列室共集中展示昭陵陵园近40座陪葬墓出土的精品文物400余件(组)。

在昭陵文物精华展厅里,陈列着昭陵祭坛遗址和部分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其中有昭陵独有的彩绘釉陶和绚丽多彩的唐三彩。张士贵墓出土的贴金彩绘文武官俑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唐墓壁画陈列室展出诸多出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壁画,是唐代政治、外交、文化和军事活动的视觉再现。昭陵碑林始建于1974年,共收集昭陵六骏碑、唐太宗像碑、昭陵图碑等60余通,多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陕西的导游词 篇12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

相关典故:

雁塔晨钟: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米,口径2.5米,周长7.6米,重10吨。它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河底。清康熙年间,有农妇在河畔捣衣,忽然听见石中发出金属声响。人们掘开石头,重新发现这口巨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清代每天清晨敲钟,声闻数十里,钟声嘹亮,塔影秀丽,雁塔晨钟”遂成关中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就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的生动写照。

义净法师:如同慈恩寺与玄奘关系密切一样,荐福寺则使人想起唐代另一位高僧义净。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不过,他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印度,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20xx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0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祖国,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怫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况,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陕西的导游词 篇13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被誉为 天下名陵 。位于礼泉县东北45华里的九宗山主峰,因山为陵。站在坦荡的关中平原上,遥望云雾缭绕的九峻山,瞩目高耸的主峰,确如明代诗人赵崡所描述的 众山忽破碎,突兀一青峰 。

九峻山乃天下名山,海拔1188米。虎踞渭北,气掩关中,九梁拱举,一峰独秀。加以浩浩渭水素带其前,滔滔注水透道其后,衬托得陵山主峰更加孤耸回绝。九峻山主峰更有其多变的魅力,从正南方向望去,呈圆锥形,很有 刺破青天愕未残 的气势;从东南方问望去,却成三峰聚会,活像一座笔架,因而,径阳、三原一带人叫它 笔架山 ;从西南方向望去,又呈覆斗型,很有点像日本的富土山。

这些,给昭陵染上了神奇与浪漫的色彩。可想当年,陵区内遮天蔽日的苍松翠柏,氤氲于九峻山头的薄雾与云霄,自当更增添了这座帝王陵墓森严与玄秘的气氛。登上陵顶,劲风呼啸,乱云飞渡。南瞰秦川,北望沙塞,左顾寒门,右盼乾陵。览物思情,襟胸忽放,追忆先祖功业,激励人生志节,倒还真有点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的感觉,于休闲之时觅得此番情趣,不亦乐乎。号称 昭陵 ,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个皇帝,也是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他的陵墓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

陵园占地面积三十万亩,周长60公里,辖四个乡,陵园内有187座皇亲国戚和文臣武将的陪葬墓。

昭陵陵园是一座丰富的文物宝库。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十四座陪葬墓,其中长乐公主、韦妃、燕妃墓等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壁画和文物精品。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博物馆展示了昭陵碑林和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

陕西的导游词 篇14

各位女士、先生:

你们好,能够为大家服务,我深感荣幸,在我的导游过程中,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今天我将陪同大家游览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昭陵。

昭陵,因位于沈阳城的北部,故又称北陵,它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它与新宾的永陵,沈阳的福陵合称关外三陵,昭陵即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昭陵总面积450万平方米,建于1643年,1651年基在建成,以后还进行了续建。它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长处.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优点,又融会了满蒙陵寝建筑的特点,具有诗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人关前满族建筑艺术的演进情况。昭陵按照建筑布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下马碑到正红门,第二部分为正红门到方城。第三部分为方城宝顶,也是陵寝的主体部分。

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刻成的“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告诫人们前方乃帝王陵寝请下马下轿,以示对皇陵的尊重。那么今天我们乘座的这个大轿也要停在这里,就请各位大人下轿,随我一同去祭祀皇陵。

眼前即是神桥,要想去看陵里的建筑,就必须经过神桥,这也注定了神桥的作用。神桥下面是一条护城河,皇帝的陵寝要建在依山傍水的风水好地上,但当时这里设山没水怎么办呢?就在陵寝前  面开凿了一条护城河,在陵寝后面又人工堆积起来一个隆业山,这样就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了。神桥的修建既美化了环境,又有它的实际作用。

石牌坊是明清两代特有的装饰建筑。用以纪念死者,施表功德,常常被立于陵墓庙宇、饲堂、道路和园林之中,除表彰功德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陪衬景物,表示仪注,引导人们进入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

穿过石牌坊,我们来到了正红门前,它共有三个门洞,东边为君门,西边为臣门,中间是神门,也就是说祭把时皇帝走东边的门,大臣走西边的门,中间的神门是供皇太极及其皇后灵魂出入的门。在当时只能是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过。依神门便是一条笔直的神道,神道与神门作用相同。在神道两旁矗立着两根洁白晶莹的对称石柱便是华表。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古代建筑物,它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说在尧舜时代华表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是木制结构,放在十字路口旁为商旅指路,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类似于意见簿的建筑。当时百姓有什么意见便把它写在纸上,专门由官员把它搜集到皇帝或地方它那里,后来皇帝便下令把这种建筑建在陵寝前或者是宫殿前,以表示皇帝纳谏从流,不固执己见。

在华表上方蹲坐着一只石兽,它叫犼。传说它是龙生九子之一,因其生性好望,因此把它安放在华表上,在陵寝外面的华表上也有一对,只不过头朝向不同,朝向陵里的为望君出,告诉皇帝不要沉缅之悲哀之中要及时回到朝中处理朝政,头朝外的叫望君归,告诉皇帝不要忘记先租的功德要时常去拜祭。

看过华表之后,大家再顺着神道往两侧看,共有六对石兽,依次是狮子、獬豸、麒麟、马、骆驼、大象,这六对石兽积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但它更能体现封建社会严格的区分尊卑长幻及身份等级的礼法制度。由于时间关系,我车上再向大家介绍。

在神道中央正对着我们的是昭陵神功圣德碑亭,这座碑是在康熙皇帝第二次东巡时修建的,里面的石碑重五万多公斤,碑文是康熙皇帝亲自撰写的,石碑是采用河北省易县的青石雕刻而成,大家仔细看一下驮碑的动物,它也是龙生九号之一,赑屃,它长的是龙头、龟身、鹰爪、蛇尾,因其喜好诗文,又善于负重,因此老龙王派它驮碑。看来老龙王的几个儿子都是建筑学家呀!别着急。得会我们还能看到老龙王的几个儿子。

进入方城我们便看到了隆恩殿,隆恩殿建在了花岗岩石的须弥座上更显其宏伟壮观,四周所铺的地砖上均为金矿石制成。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砖铺地“,因为它含有黄金沙的成份,因此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大家不妨仔细地找一找。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会找到一些金光耀眼的金沙。在台基边上还放有石雕蚆虾作为排水口,它也是龙生九子之一,因喜好嬉水,因此会在桥上或排水口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暴雨,雨水便会从其口喷涌而出,甚为壮观,成为昭陵一景。

下面请各位随我一同去登上城墙一览昭陵全景。站在城墙上,陵区古松参天,金瓦红墙,更使你充分的感受到这座封建皇家陵园雄伟的气势,“风水宝地”特有的庄严肃穆和神秘。正前方便是月牙城和宝顶。苏东坡有诗云:一人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牙有悲伤离散之意,修个月开城,以示对皇帝的哀悼,眼前的宝顶便是埋葬皇帝皇后的地方,在下面的地宫里有一个“金井御葬”的传说,相传皇帝皇后的棺材被锁链给吊起来、下面有一口井,并被称为海眼,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意为“龙归沧海”。

在宝顶后面,便是人工堆积起来的隆业山。眼前这座昭陵最高的楼便是大明楼,里面有昭陵陵碑一块,因多次被雷击,碑壁已残破不全,大明楼也是重新修建过。

昭陵的建筑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具有其古朴的文化内涵。昭陵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难怪有人赞它是“昔日陪都皇陵,今朝沈阳胜景。”

由于时间的关系,昭陵就参观到这里,一些昭陵其他的讲解,我将在车上为大家进行讲述。谢谢大家合作。

陕西的导游词 篇15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建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xx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xx年3月起免费开放。

馆藏文物31130件,其中一级文物l34件,二级文物2236件,是全国革命类博物馆藏品最多的纪念馆之一。藏品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棉纺、石刻、铁器、手稿、文件、书报杂志、货币、邮票、-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刘志丹用过的砚台、皮带、大衣、马鞍;谢子长的眼镜、手枪;红二十七军三团政委李赤然用过的公文包;毛泽东赠张明科的手枪;“小米加步枪”的文物组合;边区参议会议员证;边区政府红色大印;李鼎铭的金属私章和使用的狼皮褥子;中央医院的出诊箱、魏一斋用过的听诊器;延安时期气象观测设备;干部学校的各种印章、教材、笔记、校旗;边区军民食用的豆钱钱、米糠、野菜,学习用的桦树皮、马兰纸、自制的桦树皮饭盒;新华化学厂生产的肥皂;兵工厂制造的武器;边区银行印钞票的油滚、石板、印刷机及印刷纸币、光华商品代价卷;大生产运动中颁发的奖状、奖章、纪念证和宣传材料;毛泽东等人的手稿及著作早期版本、题词手迹;“四八”烈士遗物;延安时期出版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解放周刊》、《边区群众报》等等。其中有许多文物弥足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实事求是”石刻:这是l943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的题词。镌刻在四块二尺见方的方石上,原嵌于中央党校礼堂正门上方。1947年胡宗南军队进犯延安时,把礼堂全部毁坏。由于党校师生事先将石刻从墙壁上取出,埋人地下,石刻幸免于难。建国后,延安师范学校在党校原址上劳动时挖出了石刻,交于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石日晷:延安自然科学院使用过的计时器,采用当地粗沙石制成,长77厘米。宽41.5厘米,厚l9厘米,呈长方形,石块上画一半圆,圆心竖一短棍,棍影随太阳升落不断移动,对应于石块所刻l.12钟点。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延安时,埋于地下,1953年出土,交纪念馆保存。炕桌:长51厘米,宽37.5厘米,高31.5厘米,黑漆斑驳。l936年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东征红军驻进清涧县袁家沟,当晚宿于农民白育才家中,毛泽东在此桌上办公。次日,陕北大雪。2月7日,毛泽东伏案疾书,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毛泽东作诗的“书桌”就是这张小炕桌。毛泽东离开后,房东一直将之作为传家宝,精心保护ol972年被纪念馆从袁家沟征回展出。黄呢大衣:刘志丹烈士遗物。刘志丹在从事兵运工作时,得到这件大衣。后来送给高维嵩,刘志丹牺牲后,高维嵩把它交给母亲保存,l953年,他赠送给纪念馆。小青马:毛泽东的座骑标本。鞍辔齐全,栩栩如生。西北局从三边草地选购回延安,毛泽东的警卫员贺清华在南门外体育场试骑后决定留为毛泽东的座骑。转战陕北途中,它是毛泽东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次,在部队未发现敌情的情况下,它机警地把毛泽东驮在山崖隐蔽处,躲过了国民党飞机的侦察。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小青马作为军功马被送到北京动物园饲养。随着岁数的增大,毛色渐白,成了一匹白马,1962年衰老而终,马皮被制成标本。l964年8月,运回延安。据说,它临终前,头向中南海方向长嘶三声,似同主人告别。

在众多照片中,有一张照片特别能引起人们兴趣。那就是新华社副社长石少华拍摄的《毛泽东在延安和两个小八路亲切谈话》照片。1964年,毛泽东在北京设便宴招待石少华,谈到他的摄影作品,特别问道:“你知道那两个小八路是谁吗?他们现在做什么?”照片中个子高的小八路是张学思的通讯员安定宝,中间个矮的那位叫刘长贵,山西寿阳人,l937年参加红军,次年末到延安。1955年转业到辽宁海城丝绸厂,任武装部长,l993年因卡车撞倒电缆不幸被击中而逝世。1939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参加“抗大”3周年纪念大会。上午8时许,毛泽东从乘坐的一辆浅灰色轿车上下来。安定宝和刘长贵跑上前去。毛泽东亲切地问:“小同志,你们多大啦?”刘长贵抢答:“我十四,他十五。”毛泽东又问:“你们这么小,为什么参加革命啊?”两个小八路同声回答:“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毛泽东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问:“你们来看我,知道我是谁吗?”“知道,你叫毛主席。”毛泽东笑了:“不对,我不叫毛主席,叫毛泽东。”当得知两个小八路都没念过书时,他就在手心上教他们写“毛泽东”3个字。当时在场的新华社记者石少华便拍下了这一历史场面,成为反映延安生活的经典作品。

陕西的导游词 篇16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西安南郊的荐福寺内。它始建于公元720_年,拥有悠久的历史。现在,它已经1300多岁了。唐代的时候,义净法师从天竺取经回来后,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决定给义净法师建一座塔,存放那些取来的经书。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小雁塔的面前。小雁塔原来有15层,高46米,在公元1556年,一场大地震把小雁塔的两层塔尖震掉了,所以现在只剩下13层,高43。3米。从远处看,小雁塔就像一个又瘦又高的锥子,它的塔身全都是用青砖建成的,南北各有一个门洞。

接下来,我们就从北门洞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吧!看,小雁塔的每一层都是正方形的。内壁也都铺满了青砖,每一层之间都有青砖建的阶梯和木头做的扶手,可以让人们攀登。在1300多年中,小雁塔有过一些破损。1965年,梁思成提出了“修旧如旧”的观点,制造了一些与青砖类似的砖块,用来修补小雁塔的破损之处。因此,小雁塔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古朴,几乎跟以前一样。

小雁塔非常坚固,经历了70多次地震也没有倒塌。更神奇的是,公元1487年地震时,小雁塔中间裂了一条缝,但是几年后,也就是公元1520_年的一次地震,又让它身上的裂缝合在了一起。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在建造小雁塔的时候,它的地基是一个像碗一样的圆形,无论多大的地震都不会被挤压变形。

本次讲解到此结束,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谢谢!

陕西的导游词 篇17

天竺山,又名天柱山,位于山阳县城东南部的鹘岭以南,郧岭以北,距县城30千米。天竺山森林公园属国营天竺山林场辖区,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25千米,公园面积1058公顷,森林覆盖率88%。天竺山崔嵬而奇险,闻名遐迩。

唐代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此山隐居。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山有七峰相对,主峰有北峰大顶山、东峰铁钟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树荡。峰隙终年云雾缭绕,古松虬枝,苍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态,与雄伟的古建筑相互辉映,浑然成趣,游人至此,如临仙境。最为壮观的是“天竺云海”,雨过天晴,团团白云汇聚于山腰,向开铺展弥散,刹时形成波涛滚滚的海洋,好似“水漫金山”。东西侧壁立万仞,壁上碥道,皆人工凿成。人称“阎王碥”。西侧碥上有铁索,险峡处有独木桥;临箭河处有著名的七里峡。两壁对峙,仰望青天一线,藤蔓交接,绿荫翳天,一溪南泻,水声如雷,大有一夫挡道,万夫莫开之势。陈鲁斋先生《登天柱山》诗曰:

“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秋色西来风日丽,下方佳气郁葱葱”,这正是对天竺山雄伟气势的真实写照。

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公园绚丽多彩,四季各异。阳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盛夏,绿茵满坡,凉爽宜人;金秋,红叶似火,野果飘香;严冬,银装素裹,青松映雪。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石水塔,建于宋朝,位于铁瓦殿后百米,塔高丈余,围数尺,传为铁板道人所造,共3座,外呈圆形,传神生动,工艺独特。双峰观,是战争年代我党领导人-率军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之地;云盖寺,宋邵雍在此隐居时新建。藏经洞,清蜀僧超古禅师为藏经所凿。上天堂,建于南北朝时期,为最早的宫观遗址。药王庙,在主峰山腰两千米处,明石刻“药王庙”3字至今无损。除此,山麓有黑龙洞、朝阳洞、穿心洞等24洞,有绣女峰、叠翠峰,三星峰、飞身峰等12峰,有月亮石、葫芦石等12石。公园附近还有祖师洞、焦赞孟良洞、仙佛洞、元觉寺、擂鼓台、蛮王石、箭石垭、僧道关等。

自汉以来,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建筑古寺庙10余处。民国前上山僧尼很多,1960年有20多人下山还俗。近年又有僧尼上山,香火甚盛,游客众多,每年有10万多人次,天竺山古建筑群对我们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汉、唐的塑造艺术有重要价值。

陕西的导游词 篇18

宝鸡位于陕西省八百里平川的西端,也位于黄河支流渭河平原的西端,是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西北地区一座新兴的中等工业城市,为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东距西安179公里,与咸阳、汉中、甘肃、天水、平凉等地、市接壤。

宝鸡地形复杂,山原雄峻,宝鸡境内主要有渭河、嘉陵江、千河、石头河等,以秦岭为界,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 是宝鸡市境内最大河流。滔滔渭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成为宝鸡一大景观。

宝鸡现有机械、电子、电力、钢铁、化肥、化工、炼焦、食品、建材、纺织、造纸等工业为我省新兴的工业城市。宝成、陇海、宝中三条铁路在此交汇,是通往祖国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

宝鸡古称陈仓。远古时期,姜、姬二氏族先后生息、繁衍、壮大、昌盛于此。相传炎帝神农氏就出生在宝鸡的姜水河畔,他教农耕、创医药,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三千年前周部族以宝鸡为基地,发展壮大,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后秦人又以凤翔雍城为基地,秣马励兵,一举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王朝。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的北首岭新石器文化遗址,举世闻名的周原遗址,雍城先秦遗址,法门寺地宫文物和佛指舍利以及是中国离宫之冠的唐九成宫遗址等都在中国的文化史,考古史、建筑史以及宗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瑰宝。

宝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炎帝故乡"、"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主要旅游参观景点有法门寺、周公庙、五丈原诸葛亮庙、关山草原、姜太公钓鱼台、雍城和秦公大墓遗址、太白山、炎帝陵祠、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金台观、北首岭、东湖、九成宫遗址等。其中,宝鸡市十大旅游景点为法门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钓鱼台、周公庙、五丈原诸葛亮庙、凤翔东湖、嘉陵江源头风景区、关山草原、炎帝陵祠、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陕西的导游词 篇19

各位游客大家好:

您可知道“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的华清池吗?华清池已有6020_年温泉利用史和皇家园林史,相传2720_年前,周幽王曾在此修建了“骊宫”,秦始皇建了“骊山汤”,到汉武帝时建“汉离宫”,到了唐代,唐玄宗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华清宫,出现了“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的壮观景象。而现在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上多次修缮、扩建的,规模仅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而它位于距西安30公里处的临潼区,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而我们面前所看到的山便是骊山。而关于骊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其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匹青苍色的骏马,故名骊山。一说这里曾是古丽戎国所在地,所以叫骊山。而骊山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入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骊山之上建有老君殿、老母殿、烽火台等,烽火台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处。而半山腰处有一亭叫“兵谏亭”,是西安事变是蒋介石被捉的地方。从兵谏亭上行,就是长生殿遗址了,“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对天盟誓之地。

杨贵妃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进入华清池的大门,只见湖中央有一尊雕塑。不用问,这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说起杨贵妃,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竟一人令唐玄宗中意,而此时,杨玉环进入到他的视线,于是他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的序幕。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从此,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成为千古绝唱,甚至于两人终日厮守,置其他嫔妃于不顾。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其时杨贵妃才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20_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九龙宫—飞霜殿

各位游客,现在映入我们眼前的这个湖叫九龙湖,此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九龙长堤东西横贯。堤上东为晨旭亭,西为晚霞亭,与上湖南岸的龙吟谢相映成趣。堤壁间已有八龙吐水,与谢下伸一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以体现_至尊。

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那一片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巢寝殿——飞霜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他们就住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飞霜殿中。“飞霜”则是取每逢冬天雪花纷飞时独有此殿前落雪为霜之意。

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太子汤—尚食场

下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仿唐建筑便是1990年建成开放的御汤遗址博物馆,这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汤池博物馆。里面保存着5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莲花汤,又叫御汤九龙殿。是专门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莲花池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分为上下两个平面,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呈一个写实的莲花状:这个汤池下面是八边形,八边形体现八个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下来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10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一座无与伦比的浴池。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浴池,而是唐玄宗送给杨贵妃的一件珍贵礼物。浴池被设计成一朵正在慢慢盛开的海棠,那6片绽放的花瓣轻轻地拥美人于一池,我们再来看浴池的用料。浴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青石拼砌而成。这种青石磨时称墨石,其最大优点是美观,还有防滑作用。浴池分上下两层,是台式结构。上层可扶可坐,共由18组券石组成。

浴池的整个结构可谓用。心良苦,设计精到。你们看池中间有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底座上边接有莲花喷头,下边接通陶水管,与泉水总源相通。水从莲花喷头喷出,飞珠走玉,水雾漫起。可以想象当杨贵妃沐浴时,不就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哪番动人情景吗?但真正证明这是唐玄宗赠送的爱情礼物的是池中间的一块条石。这条石是贵妃沐浴时所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着一个“杨”字。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比贵妃池要早100多年,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星辰汤离水源最近,水质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没有管道,水直接涌进汤池。并且星辰汤为一个露天汤池,晚上可看到星辰,别有一番情趣。

太子汤的沐浴者,顾名思义就是东宫的皇太子。沐浴的皇太子有李承乾、李治、李弘、李贤、李旦、李隆基等,而太子汤采用“星辰汤”排水道供水,既摆正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尊卑关系,又解决了礼制犯忌的问题,寓意着来自“星辰汤”的温泉能使皇太子常沐父皇恩泽.

在西南角有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官员和其他官员沐浴用的池子,规模小于太子汤,但考虑到多人沐浴,故建有多个进池口。

各位游客,参观完5座珍贵的古汤池,大家肯定十分好奇骊山温泉的水是从何而来的?我们眼前的这座拱形的建筑便是温泉池的总源。我国有温泉2700多处,是世界上温

泉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华清池的骊山温泉因开发利用早,并且受历代帝王亲睐而名冠诸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温泉,大多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沐浴温泉,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骊山温泉水温常年在43℃,水质纯净,具有医疗价值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根据科学检测,骊山温泉水质属低矿化、弱碱性、中等放射性泉水,这些均达到了医疗用水的标准,故有“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的美称.

下面,我们参观的是华清池的东区一南北部,叫作环园。大家已经看到了一字排开的8问清代建筑的厅房。再分一下,东边有3间,叫桐荫轩,也叫三门厅。而西边那5间就是蒋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

这五间厅可谓来历不浅。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以华清池为“行辕”,就住在五门厅。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而引起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门月12日凌晨6时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今天,当游客们来到这里,自然会重温60多年前的一幕。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游客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骊山上的痕迹。

昔日的皇家园林、天子御汤,今日成了民众的游览胜地。大家可华清池风景名胜区细细体味历史的余味。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

陕西的导游词 篇20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万件(组)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

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这是孕育诞生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境。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的历史。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狮是这种文明的标志。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石刻之精美,气魄之弘大,堪称“东方第一狮”。这头石狮来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中国古代的狮子及狮子雕刻艺术由阿富汗传入,中亚的浪漫奇特与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基调。近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位于博物馆中央上下两层的基本陈列荟萃了陕西出土文物的精华,展出的3000余件稀世珍品从陕西出土的几十万件文物中精选而来,许多珍贵文物在这里首次公诸于世,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古代历史,并使人们了解陕西一些重要考古遗址的基本面貌。

汉·四神瓦当(朱雀) 直径15.8厘米,边轮宽2厘米,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出土。朱雀口卸宝珠,昂首翘尾,更显得威严势猛,神圣异常。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北京导游词
天津导游词
河北导游词
山西导游词
内蒙古导游词
辽宁导游词
吉林导游词
黑龙江导游词